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御穹仙帝 > 《御穹仙帝》正文 第17章 黄帝三鼎

《御穹仙帝》正文 第17章 黄帝三鼎

 小说推荐:
    数日后,宋别夫妇来到黔中郡,按照周先生的描述和简图开始寻找秘境。

    “应该就是这条河,顺着河水往上游,会有桃花林,过桃花林便是河水源头,那里会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个洞,穿过这个洞就到了。”宋别挽着妻子,一副游山玩水的模样。

    “这河岸无路,是不是找艘渔船?”周淑雅提议道。

    宋别一笑:“不必,你夫君可凌波而行,走!”

    在周淑雅的惊呼声中,宋别揽着她的腰纵身一跃,凌虚御风,踏波而行,向着河水上游而去。

    也不知踏波了多远,宋别深感骑虎难下,感觉自己快支持不住了,忽然周淑雅惊呼:“桃花林!”

    果然,一片桃花林夹岸,宋别立刻上岸,将周淑雅放下,深呼吸。

    周淑雅好笑地看着他,宋别若无其事道:“没事,灵气消耗了大半,休息会就好了。”

    周淑雅:“我还是不同意你一个人去。”

    宋别:“铸道体已到瓶颈,我思来想去,只有黄帝三鼎或许能给我启发了,如今中原混乱,我怎么放心带你一起。”

    周淑雅坚定道:“我也有修行,现在身体也好很多了,我是不会离开你的。”

    宋别无奈,这个话题两人已经说过多回了,但如今看着妻子坚定的眼神,他明白已经不必再讨论了,她就是这样的女子,真拿定了主意后,他也无法改变。

    “好吧,我们先去看看你爷爷发现的秘境,然后在秘境中修整几月,等你也到了瓶颈咱们就出发。”

    两人说定,再次前行,很快便找到水源处的小洞口,洞口不大,只能容一人直行。

    周淑雅观察一番四周后道:“此处木气盛,水气浓,土气隆,可以布下三才阵法遮蔽。”

    宋别点头道:“确实如此,不过如今中原战乱,留着这个入口也算给附近人一个机缘,待乱世后再布阵遮蔽入口吧。”

    随后宋别当先从洞口进入,行了数十步后,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个小山谷四面环山,其中有湖泊树林,鸟语花香。

    两人便在湖边伐木起屋,在屋后平了块土地种下了一片竹子。

    随后三个月,两人或食野果,或食湖中鱼,宋别也巡视了四周山林,打了头老虎回来。

    三个月过后,周淑雅的道体也到了瓶颈,两人便携手而出。

    从黔中郡开始行医,一边打听各地消息。

    周淑雅布巾蒙面,给宋别打下手。

    转眼过去七年,宋别夫妇游历天下,寻访了不少隐士高人,皆不知皇帝三鼎何在。最近听得一个传闻。

    传闻说辅佐刘邦的张良曾在东海下邳遇隐士黄石公,得赠《太公兵法》。

    于是宋别二人便来到了东海下邳,准备拜访一下这位黄石公。

    宋别在下邳寻找了几日,都说黄石公数年前就离开了,不知去了哪里。

    两人只好暂时放下此事,专心行医。

    行医各地七年,宋别夫妇的名声也很大了,甚至有一些人追着两人的踪迹找来求医。

    两人行医时每夜借宿于当地热情之家,这夜两人回到房中,躺在床上握着手。

    周淑雅忧道:“如今吐纳之法渐无效果,再寻不见黄帝鼎”

    宋别安慰道:“不急不急,道体初成,灵根变迁,原本的吐纳法自然就不合用了,不过你我修行多年,起码二十年还是能扛下去的。”

    周淑雅叹道:“可咱们这七年来遍寻隐士高人,皆不知黄帝鼎所在,父亲母亲也不知所踪,只知小韩信如今投了刘邦。”

    宋别轻笑道:“我今年四十三,你也有四十一了,放宽心,父亲母亲有三位兄弟照顾,不会有事的。咱们明天就出发,去洛邑寻那张良,想来总会有些收获。”

    数月后,宋别两人一路行医至洛邑,因名声太大,得到汉帝刘邦隆重召见接待,宋别也献上一些强身健体的丹药意思了一下。

    随后汉帝给宋别赐了一处宅院,每日登门拜访者络绎不绝。

    待十多日后才渐渐恢复清静,宋别这才有机会去拜访已经称病闭门不出的张良。

    被张家人引到后院,只见一清瘦的中年人仪容整洁,静坐养神。

    宋别施礼落座,开口道:“小民宋别,见过子房先生。冒昧来访,还请勿怪。”

    张良睁开眼,笑道:“宋神医的大名,良素有耳闻,只是良有一事不明,还请宋神医指教。”

    宋别:“指教不敢,互相探讨罢了,子房先生请说。”

    张良眼神锐利:“良自咸阳宫中记载得知,曾有真人为始皇帝炼丹铸道体,后见阿房宫十二金人倒地,卷咸阳宫库存药材灵物而去,言称要去寻始皇帝,结果下落不明。不久后在楚地忽然流传起宋神医的名声。良想知道,宋神医可知这宋真人?”

    宋别轻笑道:“子房先生慧眼如炬,当年咸阳炼丹者,正是小民。”

    张良点头:“那不知真人今日来访,所为何事?”

    宋别叹息道:“子房先生既然过目了咸阳宫中记载,想来也知小民炼丹之所求。”

    张良点头:“真人之妻有先天之疾,真人炼丹是为救妻。”

    宋别:“道体一道,乃是小民之妻的祖父二十年心血,却仍未完善,小民继承以来夙兴夜寐钻研,如今遇到了瓶颈。”

    张良凝眉:“若良有什么能帮到真人的地方,真人尽管说。良自当尽力。”

    宋别感谢,道:“小民苦思多年,或唯有黄帝三鼎能让小民有所得,故这七年来行医各地,遍访隐士高人,却未能获悉黄帝三鼎丝毫消息。来洛邑前,小民夫妇二人还曾去过东海下邳求见黄石公,可惜黄石公早已离去,缘吝一见。”

    张良沉吟良久:“黄帝三鼎乃重宝,其天鼎上有诸天星辰,地鼎铭鸟兽鱼虫,人鼎现众生百态。这些年随陛下南征北战倒是知了一些秘闻。”

    宋别闻言,知道有戏,郑重道:“子房先生但有所求,小民知无不言。”

    张良咳嗽了一阵,叹息道:“良自幼体弱多病,后得恩师赐下《太公兵法》,却因无灵根不得修行之法,不知真人可否”

    宋别坦然道:“道体之法本小民妻之祖父所创,未曾言不可外传,也非小民专有,自可传与子房先生。”

    张良担忧道:“良虽未修行,也知凡修行之法,皆须有对应之灵根,请问真人,良可有道体之法的灵根?”

    宋别轻笑宽慰道:“子房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谓灵根只说,只因人之身体各有不同。修行之法其实源自古炼气士修行的吐纳之法,只是经过总结推演,再实践修行,得出的更好的修行之法。如今修行之法,一般分为三个部分,一为炼精化气之法;二为引气入体之法;三为驻气之法。”

    宋别见张良点头,知道他听进去了,接着道:“先说这炼精化气之法,原理便是炼化自身之精血,化为内气,内气驻于下丹田。而对于不同人,因为体质不同,同样修行一种功法的效果也会大不相同。最适合的体质修行,消耗的精血便越少。”

    “再说引气入体之法,天地间有灵气,乃是天地之精气,万物便是天地之精气构成。引气入体的原理,便是以下丹田中的内气在经脉中游走循环,形成牵引之力,牵引天地灵气通过孔窍进入人身。同样由于体质的不同,这个过程中消耗的内气也各不同。”

    “最后便是驻气之法,通过引气入体将天地灵气牵引入体,与内气一同在经脉中运转融汇,最终得到一种内气与天地灵气相合的气,被修者称为真气,纳藏于中丹田。同样的驻气之法,不同体质的人修行,两气融汇的程度也会不同,而即便是再契合的体质,也很难达到完美相融。”

    张良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所谓灵根,与本门修行之法契合的体质便是有灵根,不契合的体质便是没有灵根?”

    宋别点头道:“不错,所谓灵根并非实指什么体内事物,而是虚指人的体质契合与否本门功法。”

    张良急切道:“那!良之体质,与道体之法契合与否啊?”

    宋别笑道:“子房先生不必忧虑,道体之法本非修行之法,乃是激发脑中第三眼,或称上丹田。乃是以药草灵物炼丹以强上丹田,上丹田强则神强,神强则反过来强体。道体之法,本质就是改变体质之法,无所谓体质是否契合。且以我推演,若道体大成,上丹田圆满,则神圆满,便可根据自身体质开辟出最契合自身体质的修行之法。”

    张良瞪目:“开创修行之法?!此事是要数代人的摸索才行吧?道体之法真有如此神效?”

    宋别收敛笑容,自信道:“子房先生不必想太远,我先帮你炼丹,以强上丹田,先生还请早做安排,好去寻黄帝鼎,也好早日完善道体之法。”

    张良喜道:“多谢真人,良这便去安排!”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