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红楼]明月照玉楼 > 第20章 第二十回闻私隐子逸叹颓败受母训贾敏病煎熬

第20章 第二十回闻私隐子逸叹颓败受母训贾敏病煎熬

 小说推荐:
    话说郗夫人正在那里气恼,就见甄子逸掀帘子进来,手里拿着封信,满面笑容道:“是哪个不长眼的,敢来招惹我家夫人,快说与我听,且待为夫去与你出气。”说得门内外的几个丫头都捂了嘴笑。郗夫人又好气又好笑道:“谁来惹我生气?我是替大哥哥不值当,他就是吃亏在太心善了些。谁知道竟有那样没脸的人,还做了本府的太爷。”子逸道:“我还当是谁呢,夫人也犯不着为这种人生气,他刚调任来此时,就已与我打过照面。此人虽颇有才干,面上又是个不拘小节的模样,我冷眼看来,行事却贪酷狡猾,实在不是我类中人。兄长仁厚,此事少不得我越俎代庖。适才我已使人送了帖子去,贾雨村这样钻营之人,最擅斟酌趋利,一时必不敢胡乱行事的,暂且不用理论。”郗夫人听罢脸上方回转颜色。

    子逸见哄得娘子好些,忙又递了信与她道:“林师兄处来信了。皇上果然爱重他,点了他做巡盐御史,因圣意垂顾,恐冬日天冷难行,迟则秋分前后便要至扬州赴任的。林师兄忧心那边诸事未妥,又体恤嫂夫人与母兄分别日久,意欲留她们母女在京城再住些时日,待他到任之后打点齐备,再接了她们过去。只双璧是男嗣,虽年幼,却要回来看守祖业,何况腊月还要洒扫祠堂、预备祭祀先祖,必是要他在的,故此林师兄打点了谨慎可靠的老人,欲先送他回姑苏,信上特意嘱托我们关照行事。”郗夫人听林如海点了扬州的官职,先是大喜,又听贾敏和黛玉暂不回来,怎么双璧反要回来,只是地下还站着丫头,不好多说,因对丈夫笑道:“林师兄也太婆妈了些,双璧就如同我们家的孩子一样,哪里还用他费神嘱咐。我们家两个丫头你也是知道的,哪日不念叨两句,如今得了这个信儿,还不知要怎么欢喜呢。”忙叫底下人告诉两位姑娘去。

    明月与明芝听丫头来说林家要回南边,喜得不了,自不必说。忽见封氏处有人来,说是午后无事,叫女儿过去描花样,明月便使了个老成些的婆子送了明芝过去,自己转身径往父母院子里来。郗夫人见她来了,拉至身边坐下,将信递与她自看。明月看过信,知道双璧要回姑苏,她近日每常担忧他在京中意外夭亡,如今如同瞌睡时天上掉下枕头来,可不欢喜。所虑者怎么黛玉和她母亲却不回来,其中必有因由,只怕贾敏方回京,舍不下娘家,不愿就走,若贾老太君趁机要替两个玉儿做亲,可不又陷黛玉入泥沼了,因此一叠声问她父亲。郗夫人知道女儿心事,怕她着急,忙推了子逸叫快说。子逸笑道:“已是定了必要回来的,不过迟早的事。黛玉和双璧都好,只是你贾舅母病了一场。”明月惊道:“这是怎么说的?”见子逸皱了眉嗤笑,倒是个槽点太多无处下口的意思,忙替他斟了茶递至手上,子逸接过喝了一口方细细说来。

    原来子逸当日听了明月所述,心中惊诧,因此吩咐下去,特意搜罗些贾府的故事新闻,一时书简频传,如今便是那府里一朵花儿、一根草儿长在哪里,都是尽知的,更知明月所言非虚,故此心内愈发感慨。遥想当年,四王八公俱乃国朝栋梁,有超世之功。且不提别家,单说这贾府的祖宗演、源二公,开国之初随太/祖南征北战、戎马半生,因功勋卓著被敕封宁国公与荣国公,何等声势煊赫,谁知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因失于教养,传不过三四代,儿孙竟渐渐地不成材起来。那宁国府一支自不必说,领头的贾珍穷奢极欲,行事放诞无度。明月因这身子年小,许多事不好说得仔细,当日也只假托太虚梦境里神仙之口,说东府里只门前那对石狮子干净罢了,余者留待父亲自去查证。目今子逸已细知底里,果然污糟,竟是烂到根子里了,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而已。林如海岳丈那一支略好些,然掌家老太君贾母偏心纵容,以致长幼无序,两个儿子俱不成器,贾敏行长的胞兄贾赦贪色昏暴,次兄贾政庸碌无能,好容易下一辈出了个贾珠,倒算个可造之材,偏生是个短命的,如今阖府男丁竟无一个有成算能筹谋的,早已呈了萧索衰颓的模样出来。如今荣府内理事的乃是贾赦的儿媳王熙凤,她亦是贾政夫人王氏的内侄女,若论行事爽快擅于机谋,家里的男人万不及其一,可惜她娘家教女都不重读书识字,只重理家盘算,如今竟公然在外面重利盘剥、包揽诉讼,惹得天怒人怨,这贾府素日的行事也可见一斑。

    这些明月早在原书里读得烂熟的,只是郗夫人却所知不详,因此少不得耐着性儿听她父亲说完,方问道:“您才说敏舅妈病了,却是为何?”子逸冷笑一声,方接着说来。原来贾敏自随丈夫别乡远离,十数年不曾回京,她乃远嫁,在婆家多少有些不如意之处,因此心里格外牵挂推崇娘家,又因素日只是家书往返,对其兄弟亲眷的行事俱只知晓点皮毛,还以为她家仍是旧时那般尊荣富贵,哪里知道内里的光景。她自回京被留住贾家月余,毕竟身居诰命多年,又兼随林如海游宦数载,心胸眼界早非吴下阿蒙,年少时不曾看见的东西俱看懂了,不曾想过的也都想明白了,因此心里百味杂陈。因见娘家后继无人,如今阖府只一个宝玉天资聪颖,正该好生调/教,方有个荣宗耀祖的念想,只那贾宝玉当日乃衔玉而生,满京里传得沸沸扬扬,人皆说是个有来历的,因此贾母王夫人极溺爱娇宠,虽说天赋极好,这样年纪都不曾开蒙,成日里只在家跟着小丫头们憨顽厮混。贾敏见状不免焦心,略同贾母和王夫人提了几次要好生读书管教,反倒责备她多事。

    此类烦琐事,不可尽述。更有一桩极为难之事,贾母见外孙女美质天成,竟想着要亲上做亲的主意。贾敏在闺中时与王夫人脾性不投,彼时贾母偏疼幼女,只说儿媳不知事,颇给王夫人下过几次脸,因此姑嫂不睦已久,只是面上不显。贾敏见她嫂子年岁渐长,看似个诵经念佛的敦厚模样,只细品她对贾珠遗孀李纨的行事,竟比年青时还要板正严苛几分,自己怎舍得送娇女去她那里遭挫磨。再者她这些日子冷眼瞧来,虽宝玉尚且年幼懵懂,却也能看出一二天性,来日恐非良婿。只是贾敏心疼母亲,不敢强违其命,又想着或者宝玉大上几岁便好了,有自家老爷提携,倘若金榜高中,娘家又何愁没有重振光大之日,况且有母亲看顾,再替宝玉寻个外放,总不至让女儿受委屈。思来想去,某日便向如海提了联姻之事。若是原书中也就罢了,如今子逸尚在,他又预知后事的,哪里肯坐视师兄步入歧途,虽因身份所限不可坦陈,到底请出一位老臣来点示了如海,悉数其中利弊。那如海当日本是清流后贵,一朝娶了贾敏,夫妻又极恩爱,跟四王八公牵连甚广,今上虽爱才,却也不免忌惮,若再与贾府联姻,未免重蹈原书覆辙。林如海并非庸人,心中本就极有丘壑,不过叫情谊蔽目而已,如今为儿女计,少不得慎而重之,哪里还肯将黛玉再嫁给贾宝玉,只不好对妻子明言,只好借故推了。

    贾敏既生得黛玉这样冰雪伶俐的女儿,岂是愚笨之人,猜疑丈夫疏远自己娘家,心内本就忧闷,待要辞了母亲回林府主事,那贾老太君竟不肯,后虽放她家去,却执意要留黛玉在身边多住些日子。双璧与黛玉朝夕不离,是以同留那府里,岂知竟是受了不少冷遇,有日在园子里闲逛,和贾府几个子侄争了几句,混乱中不知怎么就掉进了水里,所幸身边有个子逸给的侍从,却是有惊无险。传到林如海耳里,少不得又生了些闲气,看着爱妻的颜面,将忍了一遭。未知还有更可恼的,双璧分明是林家宗嗣,行动间总有人碎语,说是哪里来的庶子,白捡这样大的家财,占得这样的便宜,委屈了贾家的女儿和外孙女等语。不说双璧心里难过,黛玉也不肯依,因明月防着贾家手段,早在她耳边说些有兄弟的好处,如今她疼双璧比胞弟更甚,哪里肯让人欺辱。她而今正是金尊玉贵的千金小姐,并非寄人篱下的孤女,也不闷在心里,扯着一个闲话的丫头就问到外祖母跟前,只是贾母不喜这个庶子,不过含混而过,黛玉见弟弟如此委屈,早生了离意。恰逢圣上发下旨意,点了林如海去扬州任职,他趁势打发人去,要接一双儿女回府,虽贾母强留,黛玉到底恭敬别过外祖母与舅舅舅妈,带着弟弟离了贾府。

    贾母尊荣惯了的,只当女儿女婿合该同子媳一般乖顺,谁知竟吃了软钉子,隔日便打发人来说气病了,非要接黛玉回去方能好,偏生如海父女不肯迁就,双璧一提起贾字就要哭,贾敏见闹成这样,真是左右作难,无奈只得孤身回去,一则安慰老母,二则道别。那贾家见林如海仕途顺利、如日高升,便是王夫人不喜贾敏母女,也不由动了点心思,何况贾母,因见贾敏不肯留黛玉在她身边,动辄便抹泪说女儿不孝,贾敏何曾受过这个,内外交迫之下,强撑了几日便卧病了。林如海虽气恼,毕竟顾念妻子,眼看自己不日就要赴任,权衡之下只得先送幼子回转姑苏,黛玉侍奉母亲暂留在京中养病,待贾敏身子好些方能携黛玉启程南下。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