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别沉吟道:“如此说来,一统之战就在今年了。”
宋老相国点头叹道:“不错,秦将王贲已经枕戈待发,只等秦王一声令下,便可南下攻齐。”
宋别凝重道:“齐国今年的改革如何?能挡住么?”
宋老相国怒道:“后胜贪财卖国,齐必亡于此人!”
宋别沉思良久,叹道:“如此说来,代周者秦也,只是秦以墨法而盛,过刚易折,恐怕不能久。”
宋老相国慨叹一番,忽然笑道:“你怎么忽然这么关心起国事?”
宋别轻笑,眼神锐利:“我步古宋氏,乃殷商后裔,宋国正统,代秦者,宋也。”
宋老相国儒雅的表情骤变,目光凛然,沉声道:“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宋别目光坚定:“淑雅自幼体弱,周老虽开辟道体一途,却要大量珍药灵物支撑。孙儿思虑良久,非王侯不可为之,为了淑雅,我必代秦!”
宋老相国凝重道:“自平王以来,多少诸侯身死族灭,还不如为臣。你是要推我宋氏入火坑啊!”
宋别摇头道:“爷爷醉心学问,见这乱战的世道,崩坏的礼乐,就不痛心么,身为殷商后裔,就没想过多些承担么。”
宋老相国怒斥:“那你得有这个能力!”
宋别叹道:“是啊,能力,孙儿自问没有王侯之能,但大伯呢?孙儿听闻,纪城之军政,无不问于大伯,孙儿以为,大伯之德行,大伯之才能,足以为王。”
宋老相国沉默不语,最后憋出胡闹二字拂袖而去。宋诗夫妇和三位堂兄面面相觑,周淑雅紧握着丈夫的手,担心地看着他。
宋别对妻子一笑,扶着妻子回房。
夜里,宋别梦入一神异之地——一座孤岛漂浮于云雾之中。
正四观之时,一道笑声传来:“总算是联系上了,不过你的剧本是不是拿错了?要接秦始皇的班?我靠我当年怎么没想到!”
宋别循声望去,只见一位仙人驾云而来,惊悚的是,仙人的面容与他一般无二。
仙人落下云头,一步便跨到了他的便面,轻拍宋别右肩笑道:“这是梦中,你不会有太多细致的情绪,我也长话短说,什么多元宇宙理论你现在也理解不了。反正呢,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可我们又都不是我们,不论你我都只是宋别在不同时间不同宇宙的投影。是你上次的分身时偶然联系上了我,我还好心按照我的经历提醒你小心地藏王呢,结果你倒好,你这格局比我大多了啊!”
宋别听得迷迷糊糊:“我不是我?我只是宋别的投影?你不会是心魔吧?”
仙人呸道:“呸你的心魔!古人真是难交流,总之呢,咱们联系一回不容易,我只想告诉你,你的选择没错,我要说重点了,醒来后其他的不记得没关系,但有两点一定要记得啊。”
宋别努力想让自己清醒,可这迷糊还是清醒,并不是他能想怎样就怎样的,感觉到心底本能的对这仙人的信任,他道:“那你多说几遍。”
仙人翻个白眼,道:“还多说几遍?!就一遍,记住了啊!第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会求仙问道,想要长生不老,你可以去咸阳,借此获得一些资源。始皇帝焚书坑儒有伤天和,会得罪一些大神,你放心地去救他。不,你得全心全意去救他,反正他是要遭诸神诅咒的,死是一定会死的,你不但可以让宋氏多些时间准备,还可以拖慢两个重量级对手的节奏。”
宋别点头记下,又疑惑道:“两个对手?是逐鹿中原之人?”
仙人没好气道:“对啊,汉高祖和楚霸王,你自求多福吧。第二点就是当心忽悠,当然前提是你掺和进争霸后能活下来,大约八十年后有个大忽悠叫董仲舒,他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还是古神的套路,千万别上套,不然你就会和我现在一样,被古神压得死死的。”
宋别点头:“记下了,去咸阳救秦王。反对董仲舒的学派。”
仙人点头叹道:“希望你能成功,也希望咱们还有再见的时候,我撑不住了,撤了。保重啊老铁!”
……
清晨,宋别迷迷糊糊地睁开双眼,只觉做了个荒诞的梦,心里却冒出了立刻去咸阳的想法和一个叫董仲舒的名字。
三日后,纪城宋氏三兄弟终于下定决心,与宋别夫妇离步古城而去,一路西去咸阳。
就在宋府一行五人离开步古城时,城南的林府内院,林夕一身男装打扮,将一封信交到侍女手中:“等我爹问起我,你就将这封信交给他。”
侍女很不安,急到:“那小姐你去哪啊,怎么被这个包袱。”
林夕展颜一笑:“去咸阳。”
……
出步古城后一路往西,先至商邱。
客栈中,宋别先将妻子安顿睡下,便来到隔壁与三位堂兄弟聚首。
宋忠叹道:“宋国故都,如今萧条至此。”
宋别笑道:“月有阴晴圆缺,国有兴衰存亡,大兄不必伤怀,还要劳烦两位兄长长留此地联络故旧。”
宋义拍胸脯道:“别弟尽管放心,我和大兄便长驻于此,联络故旧,只待你一声令下便可起事!”
宋别点头道:“两位兄长行事务必隐秘,如今齐王被小人蒙蔽,屯重兵于西,必被正处燕地的王贲南下而亡,秦国一统之势不可阻挡。兄长们切不可心急,弟会在咸阳争取时间,务必要在大秦崩塌之时,有逐鹿之力。”
两位堂兄肃然点头,宋忠道:“别弟放心,我们会谨慎,非可靠之人绝不接触。”
宋义嘱咐小弟道:“小弟,随你三哥去了咸阳一定要谨言慎行,凡事多问你三哥,不可自作主张。”
宋立虽然在四兄弟中年龄最小,却是身材最魁梧的一个,也是宋氏四兄弟中的异类,自幼喜好舞刀弄枪,反而不爱读书。
宋立开心道:“大哥二哥放心吧,有我在,谁敢不长眼就一剑劈了!”
宋义脸一黑,一巴掌抽在他后脑,斥道:“大哥平时怎么跟你说的?此事事关我宋氏存亡,岂能儿戏?!”
宋立委屈道:“知道了二哥,我会听三哥话的。”
宋别轻笑:“那就先休息吧。”
休息一夜过后,宋别夫妇带着宋立再次启程。
魏国于四年前便被秦国所灭,魏地军政皆被秦国接掌,但秦国以一国之力,不可能真将魏国遗族全部杀光,必然要招安一部分。
而魏国长久以来便是以儒法为官学,步古城宋氏在儒门的声望本就不小,更是宋国王室之后,颇得魏国遗族尊重。
所以宋别一行在魏地畅行无阻,前往大梁途中被热情接待。
在魏国世族的热情之下,宋别用了一个月才离开魏地,进入韩国。
韩国比之魏国,更是九年前便被秦国所灭,也是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国所灭,尽纳韩地,置为颍川郡。
在颍川郡倒是发生了一件趣事。
途经淮阴时,宋立忽然领回来一个八九岁的男童,名叫韩信,乃是韩景候之后,其父本是韩国军中将领,在其一岁时便死在秦国灭韩的战场之上。
而宋立左手按在小韩信的头上,开心道:“三哥,这小子是块好材料,我在街上看见他被七八个孩子围殴许久都还在反抗,想让他随我习武。”
宋别扶着妻子周淑雅坐下,皱眉看着尘土一身,鼻青脸肿的小韩信,笑道:“也好,那便带上他吧,也好给你做个伴。”
宋立哈哈大笑,松开韩信道:“好!小子,拜师吧。”
小韩信犹豫道:“我跟你们走了,我母亲怎么办?”
宋立没好气道:“看你的样子也只能是你母亲的累赘,等拜了师,为师随你去见你母亲,给她些钱财生活,等到了咸阳安顿下来,再派人来接她就是。”
宋别也对这个方案点头认可,于是被说服的小韩信便拜了宋立为师,称宋别师伯。给周淑雅见礼时小韩信不知道该称什么,周淑雅笑着摸摸他的头:“称我姐姐就好。”
于是从淮阴离开时,原本三人的队伍便成了四人,小韩信在家时便不事家务,以读父亲留下的兵书为乐,可到了宋立身边可就不行了。
宋立的家教很严,其父崇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读理念,家中没多少仆从,也便这么教育小韩信。
于是宋别倒是轻松了不少,琐事基本都交给小韩信去收拾。
宋立从小舞刀弄枪,对兵家谋略感兴趣,宋别的大伯和爷爷便为他弄来了不少兵书战策,还练了一套古炼气士的引导术强身。
给同样对兵家感兴趣的小韩信当师父倒是绰绰有余。
又过了一个多月,四人路过了曾经周天子的国都洛阳,西进函谷关。
一行四人低调入关,在咸阳买了个小院安顿下来。
随后宋立又去买了一些奴隶回来打理家宅,宋别便每日照顾妻子之余,接着读周先生留下的书卷。
偶尔也会教小韩信一些神仙家的修行。
虽然心中急切,但宋别知道自己要静待时机。
(本章完)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