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西游之冥猴王 > 正文 第17章 创功

正文 第17章 创功

 小说推荐:
    “降龙,你是罗汉之中资质最高的,最有望成佛的,何必非要和我纠缠?不如这样,你若愿意放弃和我为敌,我愿意传你《白骨真经》。有了我的真传,你成佛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法正暗中使出了舌绽莲花,蛊惑道。

    “菩萨,我对成佛的执念没有那么深。”济公摇了摇破扇,伸出小拇指掏了掏耳朵,口放天雷八音:“只要心自在,就是做一凡人也很不错。菩萨又何必执着呢?”

    “唉”法正一声叹息,周围花草树木拂动,一股悲意弥漫在这方天地,此乃佛门大悲咒,只听他继续道:“众生在世间遭受疾苦,我渡他们前往西天极乐世界,何错之有?”

    “你这是因心中的贪恋而屠戮众生,他们即使去了西天也不会自在。再说,佛渡的是有缘人,而不是物件。”这些野兽妖怪虽被法正渡往了西天,但没有功德的灵魂是进不了极乐的,更进不了灵山。

    “佛不渡他们,又何曾渡了你我?若渡了,你我为何未成佛?难道你我也是物件?”

    “佛法不够,功德不够,悟性不够,何以成佛?”

    “哼,佛不渡我,我自成魔!”法正双手合十,眼含执念和血丝,轻声坚定的说道。

    轰隆!

    晴天霹雳!

    济公闷哼一声,嘴角流出了一缕鲜血,双手合十,告辞离去。

    “为什么放他离开?”一袭黑袍之人突兀的出现在了法正的背后。

    “杀不了他。”

    “他真有那么强?”

    “强的不仅仅是他,还有灵山。灵山的那一位能够洞察三界,知晓过去c未来c现在。他不会坐视降龙这样的弟子陨落。”

    黑衣人闻言沉默良久,最后问道:“既然灵山如此之强,你为何还要叛出?”

    法正笑了笑没有说话。

    一片浓密的树林之中,传出了一阵激烈的厮杀声,片刻之后,留下了一片干瘪的尸体。

    这些尸体都是妖族,他们的身着华贵,样貌年轻,眉宇之间还有着一丝丝稚嫩。正是之前参加拍卖会喊出高价的那群富有的妖怪。

    在尸体的前方站着一位面相阴蜇的男子,是蝙蝠妖。

    蝙蝠妖走到尸体旁捡起这些尸体的储物戒指,嘴角勾起,“六百万,不错。”

    “嗤!”

    正当蝙蝠妖得意之时,一道爪子从他的背后穿透胸口,他艰难的转过头,看见了一位黑袍人。

    “你”

    蝙蝠妖难以置信的道出了一个字之后,便垂下了头。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弱肉强食不外如是。

    黑袍人一挥衣袖,蝙蝠妖的尸体消失不见,但这些妖族的尸体却还在。

    半日之后,出现了一位身着华贵妇人,一位道袍老者以及一位冷俊青年。

    他们看着地上被野兽啃食的尸体,皆是眼露杀机,“蟒蛇妖,犀牛怪!”

    一处悬崖的峭壁上有着一处山洞,山洞之中有着一处血池。

    血池凝炼的比血浆还稠,咕噜咕噜的冒气了几个血泡,一只有婴儿大小的蚊子形态出现在了血池之中。蚊子的头部样貌形似蝙蝠妖。

    “呼,幸亏有后手。真的是太危险了。”

    犀蟒山风起云涌,诡谲多变,和猴山却是没有太大的关系。

    他此时重新回到了土地公公的老巢,寻得一处密室,闭关了起来。

    他闭上双眼,端坐在蒲团之上,神识进入了石海之中,看着头顶上的祈祷珠和《万妖天经》总纲陷入了沉思。

    “身外化身的功法我没有,必须要从这页总纲之中参悟出来。那么问题来了,功法分三六九等,参悟出什么样的功法最合适?”

    “因为有祈祷珠的存在,我可以选择好或差。但,毕竟只是一部化身的功法,值得我献祭大量的功德来参悟吗?”

    猴山越想心中越乱,到底选择怎样的适度才合适?毕竟功德来之不易。

    猴山甩了甩头,索性不想了,一挥衣袖,一只方寸的茶几出现在面前,他拿出了刀俎,幻化出宣纸。

    一笔一画,全神贯注的在纸张上写字。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木材因为墨线量过,再经过辅线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因为磨刀石上磨过就变得锋利,那我呢?

    我也需要适合自己的墨线和磨刀石来锻炼提升自己,不一定要好,也不一定不要差,但必须合适自己。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身外分身虽不是本尊,但它却是提升本尊的关键,它的所见所闻所感受将决定了本尊的上限。

    分身如果是只青蛙,那它的所见所闻也就只有井口那么大;可若分身是大鹏,那它的所见将是九天青冥之上,所闻将是渤海深渊之下。两者相差,可想而知。

    故,创建身外化身功法的功德气运使用不设上限,但所创之功法一定要最合适自己。

    笔停,猴山双眼恢复了清明,对祈祷珠如此许愿。

    当猴山收起刀俎之时,并没有发现那黑白相间如老者苍老发鬓的笔尖,出现了一抹亮光。

    随即,猴山再度闭目,开始通过《万妖天经》总纲参悟其身外化身功法。

    虚无的灵魂深处,猴山的元神——小拇指大的小人同样闭目盘坐,在其座下是一页金黄发皱的纸业,正是《万妖天经》总纲,头顶则是绽放金光的祈祷珠。

    随着参悟的深入,在猴山的身前出现了一册卷轴,是《儒学》,《儒学》自动打开,上面的文字似河流般流入猴山的元神;紧接着《周易》《孟子》《心经》《金刚经》《枯荣生死决》

    除此之外,还有一座小山村如画般出现,印在了猴山的元神之中,正是有穷村。三百年治民生,调风水的村灵生涯是猴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感悟。

    “嘻嘻哈哈,嘿呀嘿呀”一只调皮的猿猴自虚无之中蹦跳着走出,嬉笑顽皮的踏入了猴山的元神。这是猴身。

    随着猴身的进入,身前的有穷村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美丽的山水,一只头戴凤翅紫金冠,身披锁子黄金甲的美猴王带着一群嬉闹的猿猴,以及那那一群高高在上的天神。

    这是猴身一生的记忆,虽短暂,却刻骨铭心。

    猴身虽顽劣,却也有情,如若不然,大圣何以束手就擒?

    天神虽高贵,却是无情,如若不然,何以屠戮弱小无辜?

    弱小?无助?便要被鱼肉,任其屠戮宰割?

    一团虚幻橘红的火焰出现在元神的头顶,此乃无名火。

    在东土神州灌江口居住着清源妙道真君二郎神,他坐在庙中冥冥之中突的感受到了一股恶气和怒意,遂睁开双眼,四下看去,无所发现,略一思索,睁开了额头上的第三只眼,查看周天,结果看到了

    在五指山下被压着的大圣自冥冥之中突的感受到了一股铮气和善意,他眼珠子滴溜溜的一转,嘿嘿一笑,拔出了身上的一撮猴毛,一吹。

    “嘿,果然是这只泼猴在怨恨我”二郎神看见了五指山下的孙悟空,摇头失笑。

    三十三重天之上,兜率宫之中,太上身着八卦道袍闭目坐在丹炉旁边炼丹,突的睁开了眼睛,伸出了左手掐了掐,“怪哉怪哉,这天怎么突的变了?”

    他摸了摸白色的胡须,想了想,喊道:“青牛”

    “哞!”

    “你下凡去吧,切记,。另外,把这卷道书放在”

    “遵老师法旨!”

    西天,灵山,大雷音寺。

    我佛如来端坐在十二品功德金莲之上,观看周天宇宙,突的发出了一声惊咦,“这天竟出现了变数?”他算了算,又疑道:“怎么还和降龙有关?”

    “文殊何在?”

    “弟子在!”

    “你下山一趟,前往北俱芦洲,暗中助降龙一臂之力。”

    “谨遵法旨!”

    传闻,在天地初生之时,有一尺诞生于天地。此尺名为“量天尺”“功德尺”“善恶尺”。

    此尺存于天地之间,如同一杆秤。它的左边是金色为功德,右边是黑色为业力。

    当左边下压时,天地清明,有圣者出;当右边下压时,必有冤孽,有大劫生。

    此时,尺子向右下压,且已经超过了四十五度。

    又传闻,尺子垂直时,天地将翻覆,万物将终结。

    无名火自心头起,本灼烧于虚无,焚毁于因果,但此时无名火却是和猴山的元神相容。

    猴身消失之后,出现的是两道影子——人影牵着猴影微笑着自虚无之中走出,走入到了猴山的元神之中。

    这两道影子正是猴山化作鬼魂飘荡的几十年,既是猴魂也是人魂。

    这几十年如其说是灵魂在飘荡,不如说是心灵在涤荡——迷茫c孤独。

    不知道该何处何从,不知道该干啥,只觉得天地之间只有自己一人,孤独之难耐无法用言语形容。特别还是前世经历过那物欲横流的繁华时代,这种感觉更是倍增。

    此刻猴山重新回味这种感受,只觉得比咖啡还苦涩,但心中却因此生出了更多的感悟——我知道我该做什么了,该怎样做了。

    鬼魂消失之后,出现的便是现代都市,钢铁丛林,灯红酒绿,物欲横流

    猴山自有记忆起时,便是在孤儿院之中。

    一位普普通通又孤僻的小男孩,他身着老旧有布丁的衣衫,一双小手插在小口袋之中,让人们看不见他紧握的拳头。

    他一双黑亮的眼睛好奇的看着世间的一切,孤儿院对面超市中的玩具,毗邻带有香味的烤串,人来人往穿着的新衣,还有,别人家小孩的小手牵的是一双大手

    而他为什么什么都没有?

    眼前的一切离他如此的近,却又如此的远。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