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的时候,赵影娘见到了原身的父亲。
出了姐妹俩住的西屋,就是待客的堂屋,原来摆着四把官帽椅和一张大条案的屋子,如今只剩了两把椅子,东边屋子就是赵父赵母的卧房,弟弟赵玮独自居住西厢房的两间屋子,东厢房则是厨房和柴房。
掀开旧门帘,对门先是一个堆满书籍的书柜,靠北墙是一对官帽椅,椅子中间放着一张高茶几,靠南边木窗的位置,放着一张大床,床上靠着被子,坐着一位清瘦的老者:淡淡的一字眉,狭长的眼睛,留着三缕长须,满面书卷气,就是瘦的厉害,颧骨都突出来了。
能看出,无论多困难,这边屋子的东西一点没动,家里的窘境大概瞒着赵父了吧!
看到赵影娘,忙招手:“我的闺女,可回来了,这下为父不用担心你了。”说着,眼里已经含了泪光,赵影娘忙坐到他身边:“爹,以后女儿就在家里住了,您老一定要好起来,好给女儿撑腰啊!”
赵文奎连连点头:“好……好,爹快好了,有爹在,我儿不要担心,大不了爹养我儿一辈子。”
赵影娘忙看了看赵玮和赵钰娘,这时候如果真有嫁不出去的老姑婆,会影响弟妹一辈子的。
谁知道俩人混不在意,赵玮道:“是啊大姐,你还有兄弟,弟弟也可养我姐一辈子。”
赵钰娘更是道:“这样更好,我也不要出嫁,陪大姐在家一辈子,不出去受些混气。”刚说完,被端碗进来的陈氏拍了一巴掌:“混说什么呢?老大的姑娘了,嘴里一点顾及也没有,怎么教导也不行,你比你姐差远了,还不去端碗吃饭。”赵钰娘吐吐舌头,转身朝外走,边走边嘟囔:“本来吗!我大姐这么优秀,出嫁后都被人磋磨成这样,我还是在家呆着吧。”
赵影娘来不及感动,被逗的“噗嗤”笑出声,她算看明白了,这个小妹子就是个直性子人。
大家凑合赵父,就在床边放上饭桌,拖过两个小凳子,一家人围坐吃饭。
等端起饭碗,赵影娘怔了下,心里一酸,几个人碗里就是她和赵父是比较浓稠点的小米粥,那三个碗里的粥只飘着几粒米粒,桌子中间的盘子里,切了还没半盘的咸萝卜条。
陈氏看到闺女的眼光微笑:“晚上又不动弹,不用吃的太多,你和你爹身体不好,得吃的饱点,好早日把身体养好。”
眨了下酸涩的眼,赵影娘低头喝粥,日子还长,有这么好的家人,报答他们的时候在后头,不急,有的是时间。
低头瞬间,眼角扫到旁边的赵父,也是眼眶通红,大口大口的把粥喝进肚里,父女俩都明白,如今只有赶紧养好身体,才能说下一步的事。
吃过饭,点上一盏油灯,大家并没有歇息。赵文奎和赵玮坐在桌旁看书,陈氏坐在稍远的地方用纺车纺线,赵钰娘在捡棉花里棉仔和枯叶子一类的杂物,让棉花干净了好纺线。
赵影娘也坐在她旁边,跟着搭手捡,以前只看到过雪白的、弹好的棉花团,却不知道刚摘下来的棉花如此脏乱,上边沾满了枯叶、杂草,还有里边的棉仔。
油灯的光有限,她们离得又远,得睁大了眼睛才看得到面团上边到底干不干净。真怀念现代的电灯啊!那时候也没觉得明亮的灯光是如此可爱。
陈氏边“嗡嗡”的纺线,边说:“你们爷俩身体都不好,特别是你爹,今天高兴就看会书,坐会子都去歇着,早日把身体养好。”
赵影娘嘴里应着,心里高兴,赵父还能坐着看书,说明病并不是多沉重,大多是心疾,惦记闺女闹的,她回来了,赵父心事放下,养一段时间应该就没多大关系了。
正在这时,院门被拍响,赵玮忙下地穿鞋,一边往外走,一边随口问了一句:“谁啊?谁在外边?”有中年男生高声道:“我和你爷爷奶奶过来了。”
大家都停下手里的东西,赵钰娘道:“我爷奶和二叔他们大晚上的过来干嘛?”陈氏看了一眼赵父呵斥她:“那么多话,赶紧把东西收拾了。”
赵影娘有点担心,她可是知道如今宗族的厉害,但愿不是冲她来的。
刚把东西收拾好,随着赵玮进来了三个人,打头一个满头花白的老汉,穿着半旧的细布短打,长相和赵父有点相似,只是满脸皱纹,背有些坨,手里拿着一个眼袋,随后一个也是满头花白头发的老太太,穿着半旧细布裙袄,容长脸,满脸皱纹,眼角耷拉着,紧闭着嘴唇,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别着一根银簪子。
第三个则是和赵父也有几分想象的中年男子,穿着半旧绸长袍。
三个人进来,陈氏带着兄妹三人忙施礼:“爹娘、小叔,怎地大晚上来了?快坐。”
等大家都坐下,兄妹三人也坐在小凳子上,还没坐稳,只听老太太说话了:“老大你能耐啊!谁都不商量,就自作主张把嫁出去守寡的姑奶奶接回来,你这是臊谁呢?”嘴里说着老大,那双耷拉眼角的眼睛,却恶狠狠地看着陈氏和赵影娘。
赵父看不好,忙接过话:“爹,娘,不是做儿子的自作主张,实在是事情紧急,我动不了,她娘要是不去把孩子接回来,就被那婆子卖掉了。”
老太太瞪了大儿子一眼:“当初匆匆把影丫头许出去,如今又把成了寡妇的她接回来,你到底要怎样?还要不要名声?让不让下边的孩子们嫁娶了?”
转头又超陈氏道:“还有你,你是怎么做媳妇的?不但不劝着丈夫点,还私自接回你的闺女,你不心疼你的小闺女,怎么也不顾及小叔家的侄女?谁给你的胆子?这是你的家教吗?不把公婆放在眼里?”
陈氏眼睛一红忙低头道:“媳妇不敢,还请爹娘恕罪。”被人质疑家教,是辱及娘家爹娘的问题,让陈氏心里难受,无论为闺女受多大的委屈都行,就是波及爹娘,让她接受不了,又不能反驳公婆。
赵父忙接口:“这都是儿子的不是,还请爹娘原谅,当初是儿子粗心,让影娘置于如此境地,如果不管孩子,任由她被婆婆卖掉,儿子将终生不安。”歇了口气,接着道:“连累文远的闺女,儿子很抱歉,幸亏两家已经分家,对侄女的名声累计不大。”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