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君渡红尘 > 第4章 城中怪事

第4章 城中怪事

 小说推荐:
    楼砚离疾行数十里,一路直奔幽都至城门处,适值城门封闭之际。

    中元节将过,守成门的鬼卒不敢懈怠,硬是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目不斜视的直盯前方,神色漠然,幽都萧瑟的阴风裹挟着尘土飞扬,城后是墨色沉寂的夜空,偌大的城门巍然耸立着,倒衬得门前的鬼卒们有副视死如归的气质。

    这也难怪,怨魂作乱多喜中元节这天,鬼门大开,正是四方阳气微弱,阴气旺盛之时,怨魂依附阴气修为大涨,乘时行凶之事屡见不鲜,幽都与怨魂对立数千年水火不容,扬言要毁惜元阁的怨魂更是数不胜数,自然是要严加防守。

    楼砚离迈步向前,正欲入城门,门前镇守的两个鬼卒对视一眼,手中的牛角叉相错发出琅琅声响,楼砚离一抬眼,两把牛角叉已然化作一个歪斜的“十”字,生生拦住了他的去路。

    左侧面带伤疤的鬼卒上下打量了一下楼砚离,语气不耐道:“刻金令。”

    他这一提醒,楼砚离想起这刻金令在日息镇已遗失,这通行之证就如幽都之人的身份象征,他怎么把这茬忘了,守城鬼卒是那地官派遣而来,本就不听惜元阁差遣,再看这人严正的态度,楼砚离心知软话那一套并定说不通,面色一敛,端着像极了楼渊训斥门徒的那副腔调冷声道:“你不知我是何身份吗?竟然拦我。”

    “我等自然是见过阁下的容貌,您是惜元阁阁主座下第一引魂使楼砚离。”右侧的鬼兵笑道。

    他虽如此作答,但手中却不见有意放下兵器的动静。

    “这是何意,即知我是惜元阁中之人,为何不让我入内。”

    “大人应是知晓,中元节幽都向来守卫森严,这外来的怨魂要由鬼卒一一考查,再说平日里惜元阁门徒进出,都是靠这枚刻金令,如今你这不给我们看,小人们不敢随意让您进出,要是出事了,不得我们担着嘛,别说阁主楼渊不会放过我们,这地官也是要降罪下来的。”右侧鬼卒自觉同伴有些无礼,心想着楼砚离也不是个好惹的人物,赔笑道。

    楼砚离还未开口,左侧的鬼卒伸手拉过同伴,一脸鄙夷不屑地开口道:“还不知是不是那里来的人假扮的,拿不出令牌,趁早走吧,别在这碍眼。”

    “你……”楼砚离一时语塞,现下确实没有刻金令,鬼卒的赏罚职权皆在地官手中,他虽能敌这两个无名小卒,但得罪地官终归不是什么好事,一甩衣袖作罢,转身离去。

    身无分文,流离失所,谁曾想风光一时的引魂使在自己地盘上吃了遭哑巴亏,楼砚离哀叹,不该在这鬼节出行,当真诸事不顺。

    夜里阴风萧瑟,幽都外是一片不毛之地,人迹罕至,楼砚离不得不重踏上去日息镇的那条小径,想着再不济找处山洞凑合过一宿,楼砚青见他未归定会来寻他,离得近些也好,走出数里,远远他便瞧见山脚之下隐隐约约间有一灯如豆,凑近了看,是间古旧的木屋,梁上悬着几挂风干的肉段和辣椒,门旁的木桌上置一弯弓,应是山中猎户。

    楼砚离抬脚,忽觉不妙,暗暗运气,对着院中横扫一袖,沙尘四起中只听“铛铛”几声,铁器相接,落地发了一声闷响,原是两块锈迹斑斑的捕兽夹。

    山中精怪出没是常有之事,这屋主倒是警惕,楼砚离踌躇片刻,还是朝院中走了去,屋主再凶恶,也比这风餐露宿强得多,他轻叩屋门,屋内人翻身而起,声如洪钟:“谁啊,大半夜的敲什么门。”

    屋门微启,隙缝间此人露了些许容貌,胡子拉碴,形体精瘦,他皱着眉道:“你……是人是鬼?”

    灯火微弱,楼砚离指着地上比自己高出几头的影子,虽不清晰,但到底是看得出轮廓的,人有躯壳,自是有影,鬼魂无体,当是无影。

    猎户松一口气,将门打开了几分:“何事?”

    楼砚离干笑两声,彬彬有礼道:“小弟途径此地,附近无客栈可宿,不知可否冒昧请壮士收留一晚。”

    “借宿就借宿,说的这么文邹邹的,我这屋里没有多余的塌,你要借宿,只能睡地上,看你这细皮嫩肉的,受得了吗?”猎户鼻中发出一声冷哼。

    这猎户虽看着凶狠,但也是个心善的人,话语间,他已退出半步,楼砚离只当他是同意了,拱手作礼,道了声“多谢”,进了屋。

    睡惯了寄情院的高床软枕,换成坚硬的石板地,当真有点受不住,翌日清晨,天边将将翻出鱼肚白,他便转醒,猎户倒是起的更早些,已在院中劈起了柴,楼砚离凑上去,向他打听:“壮士,你可知数十里外的日息镇中,有无乞丐常聚集的地方?”

    等着楼砚青靠他那微薄的功力寻他怕是不知要等到几时,楼砚离决定还是自力更生找找那小乞丐,能找回刻金令自然是好,若不能,再做打算,或许能探听些关于怨魂的线索。

    猎户提起板斧,竭力劈下,一块木桩顿时四分五裂,他用臂随意抹去额间的汗渍,视线稍在楼砚离脸上一停,又转向木头,道:“怎么,走投无路,要投奔丐帮?”

    “壮士说笑了,小弟是想寻人。”

    “日息镇富饶,别说聚集,你能在城中碰见一两个乞丐,都算你小子运气好的,还有,你那称呼能不能改一改,壮士,壮士的叫,听着别扭,我叫白木,你就叫我白大哥就行了。”

    “那白大哥,可听闻镇中近日发生什么怪事?”

    刚问完此句,白木随手一丢手里的斧头,匆匆向屋里走去,楼砚离一头雾水,细想没说错什么惹他不快,但也还是默默在心里做好了被扫地出门的准备,那白木进屋半晌,再出来时一手捧着茶壶,一手提了张马扎,有些兴奋:“这怪事,我要和你好好说道说道。”

    这架势,这模样,怎么这么熟悉,这不活脱脱世间另一个子书吗?看白木这股劲头,要再有一桌一抚尺,怕是无论是那《全相评话三国志》还是《醉翁谈录》,他都能同你说个通透。

    “话说,这日息镇中有一陆家钱庄,钱庄老板名唤陆海荣,近几年,他与各商户之间交往甚密,生意做得那是风生水起啊,饱暖思□□,陆海荣也不例外,是个好色之徒,陆大夫人刚进门不到一年,他就往家带了个貌美如花的女娇娥,还给人家风风光光的办了场和迎娶正房一般隆重的昏礼,气得这大夫人一口气没提上来,就这么去了。”白木低叹着摆摆头,以示怜悯,接着又说道:“要说这陆大夫人未出阁前也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秀丽端庄,可惜可惜。”

    “白大哥所说之怪事,是与这陆大夫人有关?”楼砚离一扫桩上的木屑,曲膝坐下,与白木平视而道。

    白木嘬了口浓茶,点头,又说道:“你说这自家闺女就这么被陆家人欺负,那夫人的双亲看得过去吗?后来有天,陆大夫人的娘家人带了一众家丁,将陆家团团围住,说要陆海荣给个交待,奇怪的事就在后头,这家丁一进陆二夫人房中,就听见持久不息的婴儿啼哭之声,还夹杂几声‘娘亲’,在场之人身上都莫名的出现数道抓痕,伤口发紫,状似脓疮,吓得众人落荒而逃,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事陆二夫人平素性烈如火,有什么不顺她眼的人,别说恶言相对,杀人放火的事她都干得出来。”

    楼砚离接着又问:“小弟前些日子听镇中乡民们说道,这二夫人得了癔症?”

    白木狡黠一笑,道:“你小子,消息还挺灵通,这做坏事,自然是有报应的,谁知是不是,那为她所害之人,化作梦魇,夜夜扰她,扰出个精神失常,也是大有可能。”

    说到此,白木一顿,声量小了些,招呼楼砚离靠近些,悄声道:“这事我可没和被人说,那日我上碎空山打猎,碰巧撞见了那陆二夫人领着一群人,烧了山间的一处别院,我听说那别院是凝香楼的歌姬莺兰和陆海荣私会之所,我估摸着,她想不动声色的处理掉那歌姬,没成想,人家压根就不在院中,烧死的是她的兄长,你说,会不会是这莺兰怀恨在心,暗地里使了些手段,让那陆夫人得了疯病。”

    碎空山坐落幽都与日息镇之间,虽说是座小山头,却有许多野味可猎。

    楼砚离敷衍的应了声“极有可能”,心下细细揣摩,这被烧死之人怎么听都与王安相似,还一样有名唤“莺兰”的妹妹,这炼造怨魂莫不是与陆家钱庄有关联,可这王安的妹妹早已离世,若非如此,王安怎会托他放那河灯,此事其中蹊跷众多,恐怕还得进陆家一探,楼砚离摸到袖中银针,心生一计。

    白木说得口干舌燥,举起茶壶仰头却未如愿尝到甘露,原是茶水早已饮尽,他起身进屋欲添茶,行出几步,身形一转,又对着楼砚离道:“不是我说,你问这些事做什么?”

    楼砚离强装镇定道:“小弟自小就爱听这奇闻怪事,逢人便会问,不稀奇不稀奇。”

    白木不觉有异,想着自己也是如此,转身朝内大摇大摆的走去,楼砚离撩袍站起,跟了进去。

    “白大哥,小弟这厢有些要事需办,多谢昨夜收留之恩。”楼砚离拱手弯腰道。

    “不谢不谢,那你快些去,正事要紧。”方才一番对话,寥寥数语,两人因此熟络的不少,此时的白木一改昨夜的凶神恶煞,看起来平易近人。

    “告辞。”

    日息镇东穿过琳琅巷后,不远处有一院落,大门紧闭,门前垂柱状似花瓣,柱间额枋绘有彩画,瑰丽无比,一眼望去,便知主人必定富甲一方,楼砚离行至此处,三两步登上台阶,轻敲门环,开门的是少年模样的小厮,眉宇间还有些稚气,他从垂花门中探出头,小心翼翼的开腔:“公子找谁?”

    “麻烦小哥通报一声,我要找陆大当家。”

    小厮朝里院瞧了眼,院内叫嚷声传出,他为难道:“现下陆爷怕是不得空,要不公子还是晚些时候再来。”

    “可是陆二夫人疯病发作?在下也是为此事而来,有一方法可治夫人之症。”方才传来的声响中,分明有一女子的声音。

    “这……”小厮犹豫。

    楼砚离当机立断的说道:“你且放我进去,先将夫人安抚下来,若陆爷问起,你便说是我硬闯,如何。”

    小厮视线左右游移,一咬牙,一跺脚,拉开了门。

    刚随小厮身后入园,女子尖锐的声音便在楼砚离耳旁炸起,颤抖中还有一丝哭腔:“陆海荣,你这个杀千刀的!”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