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是在邮电所东边的一个私人小饭馆吃的,饭馆位于寨河堤埂上,一处小院子。主人包巳认识,是初中同学包虎龙的老爸开的,包巳搞不清楚他老爸在供销社还是在综合厂当领导,觉得此时搞了这个第三产业,很有超前意识。
乡里还没有像样的饭店,一家集体饭店,叫铜钟饭店,在十字街西边,盖得很气派,却和火车站里一样,饭菜味道和价钱不成比例,早已经撤销关闭了。政府和乡直各单位来客了,领导来检查工作了,就没有地方招待。单位食堂大伙里,找的厨师都是庄稼汉,自己人吃饭还凑合,来了客人,也是做得鼻子不对嘴的,拿不出手。
包虎龙的老爸叫包景洲,他家饭馆开得太及时了。饭菜样式多,味道好,价钱合理,是乡政府的指定招待场所,一些大队干部到街上开会,招待什么的也放在这里。只是后来,政府来人吃饭招待就乱套了,签字赊账成了正常模式,一些大队干部也来签字赊账,再后来,一些乡村干部的亲戚也来把账签在别人头上。
没有欠账不是生意,你年底结账也是可以的,可有些账就成了死账。这账一欠就是几年,乡领导被调走了,大队干部被撤职了,现管领导不认账,你还找私人还账?
老包一气之下,病倒了,后来住院,不久就死了。
八月十四是逢集,艳阳之下,街道上的人流拥挤不堪,买卖过节物资的乡民和摆摊的,挤满每个角落缝隙。包巳三个只能从背街小路过去,到来时,见到乡政府派来的接待者。原本乡里书记要来巴结一下地委书记的闺女的,赵敏敏不同意,于是,乡书记很理解地派来个买单付饭钱的小角色。派来的这个宣传对口的领导,是个宣传干事,姓侯。他还不认识包巳,包巳对他的事却了如指掌。
侯干事叫侯树明,是个转业回来多年的小军官,还没有解决正式编制,算是聘用的临时工办事员。上一世里,他后来的公务员晋级考试,还是包巳代替完成的。
老侯结婚十来年了,两个儿子一个是七六年生的叫卫华,从名字上也能看出些时代特征。一个是七八年的,出生后发脐风,差点死了,性命像在波涛浪谷里抢回来一样,取名叫江涛。
包巳见面就喊侯委员,老侯还有些不好意思,他的上司领导才是乡宣传委员。
乡文化宣传口管理的单位较多,现在文化中心还没有建设起来。包巳还在文化中心干过两年图书管理员。图书馆和阅览室现在就有了,有一家电影院,还有好几家私人组织的戏曲草台班子。街上还有几块宣传栏,大黑板,平时写一些科技推广,科学种田的小文章。
老侯在部队也是个文艺活跃分子,回来后,在跟着戏班子走四方,每天都是吃吃喝喝,笑笑闹闹,场面玩得很熟练。他不知道面前几个人的关系,和中学的刘老师也不熟,见到几个年轻女孩,据说都是地区领导的子女,也不敢过分说笑话。
见包巳喊自己,觉得包巳可能认识自己,自己南村北村的乱跑,不认识年轻孩儿是正常的。就问包巳:你是哪村的,我们认识吗?
这句话说得很礼貌,令人很舒服。他要问:你认识我吗?包巳就此会拒绝再和他交谈。那样太居高临下了。
饭馆并没有装修多好,就是普通的白墙,刷着绿漆墙裙,桌椅是新的,卫生不怎么样,墙角还有躺
倒的空酒瓶,墙裙上也有污迹。
赵敏敏要来一沓报纸,垫在椅子上,对老侯说:今天,包巳才是我们的主角。你不知道吧?包巳是高一的学生,在学校成立一个音乐工作室,这四位就是成员。刘老师,你介绍一下。
刘旭容说:我们搞的这个工作室,由包巳主导,我和潘圆圆老师加入进来搞协助工作,这个是包巳的同学丁香,是重点培养的歌手。
老侯不淡定了,这是什么情况?乡中学还搞什么音乐创作室,人员分工还很明确,太天方夜谭了吧!刚要问你们有什么作品?他对这方面还是比较明白的。没有作品,你算个什么创作室?
赵敏敏说:这位是县广播站的记者徐晴,是专门来采访包巳和他的音乐工作室的,包巳创作的歌曲,已经在县里和地区的广播里播出了。
啊——!我知道了,这几天经常播放的那首十五的月亮还有一首我的未来不是梦,都是你们搞出来的吧!好啊!真没想到!前面好像说过什么包巳包巳的!谁也没有在意。只顾着听歌学歌了!老侯脑子转弯很快,立刻就发觉巨大机遇。
啊!老包!咱们点菜!老侯先喊店主人过来。包景洲闻声拿着个小本子进来,今天客人不多,能声喊声应。老侯却不先点菜了,介绍起包巳来:老包啊!你这一家子的可是出了个人才啊!这是包巳,这是地区县里来的记者,都是奔着包巳来的,这段时间里,广播站播放的那几首歌曲,就是你这侄子搞出来的呀!你可得把菜搞实惠些!包巳连忙起来说:包叔好!我和虎龙是初中同学,别听侯委员吹得大,没有什么的。这几位姐姐来了,做几个清淡些的菜就好!
老包诧异地看了眼包巳,说:那些歌儿我听过,包巳就是你啊!虎龙要是有你一半出息就不用我操心了。你是哪庄的?
包巳说:包祠堂的,我爸包景联,你也该认识的!
哈!臭小子!是你啊!好好招待客人,菜马上就好。
一个姑娘进来送碗筷送开水,包巳接过来,说:姐!我来!
潘圆圆笑着说:包巳!是不是见到美女就叫姐啊?
包巳说:这是亲姐!老侯说:还真是!这是饭馆老板的女儿,肯定得叫姐。
倒开水姑娘看了看包巳,没有说话,出去了。
包虎龙到县里上高中去了,他家没人当服务员,他妈在择菜切菜,他爸掌勺,姐姐就当起服务员。
乡下饭馆最实在,家常菜添加些流行新元素,就是难得的美味。包景洲没有在菜里放太多的辣椒姜蒜之类,很清爽的藕片、肚片、烩鱼片,黄焖鸡等等八个菜。包巳不喝酒,刘老师也不喝,老侯自己到老包柜台,找了个福根,独自干了半斤,一直把包巳夸成一朵花。
他说:我也是受过教育的军官,当然知道好坏,这几首歌,肯定会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包巳你出名是早晚的事!你侯哥要求你一点,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老家,以后发达了,要照顾一下老家的父老乡亲啊!
老侯喜爱攀长辈,在那一世里,一直叫包巳喊他侯叔,今天就自降身价,变成侯哥了。
老包过来,见老侯有点醉了,几个人吃好了还在听他胡扯。就说:就这点不好,酒量小还爱喝,你们走吧!回头问你爸你妈好!
几个人走在街上,才笑了起来,引得街边在收摊的商贩侧目观看。街道里,各种菜叶垃圾,支摊子的烂砖头,像退潮的海滩,一片狼藉。包巳经过米面加工房的时候,发现那里已经没有人了。
回到学校,校园里已经空空荡荡,明天就十五了,谁不急着回家?
几个人来到教研室,拉开架势,准备乐器,准备乐谱,包巳坐在电子琴前,一抬头,就看见胡校长坐在大门里边的长椅上,也在准备听歌。
包巳说:你俩!赵姐姐先唱首歌,我再根据你的嗓音特点,量身定制一首歌,这将是你的成名曲,以后,这首歌的首唱是你,别人也能唱,但版权在我,咱们合作出唱片出磁带,卖钱分钱都可以,都得我出面谈判。同意就继续,不同意就走!
赵敏敏眉看眼笑,说:没问题!我才愿不操心和谁打交道的事啦!能唱歌,还有钱拿,不是最好吗!
包巳看向徐晴,徐晴连连点头,说同意。
赵敏敏唱的一首是在希望的田野上,很多处用了假声。徐晴唱了一首邓利君的小城故事,很有原唱韵味。包巳说:赵姐姐的嗓音特点虽然圆润,但小时候声带受过伤,高音不够明亮,唱些中音最合适,低音深沉,带有岁月沧桑感,适合些特殊的歌。徐姐姐的嗓音甜美一些,高音明亮,很有邓丽君风格,适合唱些甜歌。那个!赵姐姐,你谈过恋爱么?
赵敏敏忸怩一下,说:歌舞团的老师说过,我只能唱中音,但没有说过为什么,这才知道,小时候真的得过白喉咽喉炎,影响到唱歌了。你小小年纪问这个干什么?什么是特殊的歌儿?什么又是甜歌?
现在还没有歌曲的分类,所有带有诸如打击乐器,电声乐器,节奏明快的舞曲类型的流行元素的歌曲统称为流行歌曲。
包巳说:知道你的感情经历,才能做出适合的歌曲。特殊的歌就是悲伤的失恋的回忆的之类的情歌。甜歌是节奏明快的、嗓音柔美的,歌声甜美的,内容甜蜜的,都可以成为甜歌。像《十五的月亮》只能算是传统民族唱法里的抒情歌曲。另外还有很多的恋歌、情歌、酒歌、山歌,渔歌等等。
潘圆圆来了兴趣,说:快唱快唱!先来个甜歌听听?
包巳说:母鸡下蛋,一天一个,什么事也得慢慢来吧!手指在键盘上划过,带起一阵鸣响。下一刻,包巳似乎被琴音激活一样,手指跳动起来,说:丁香!上午那首歌你听过吗?这是最适合赵姐姐唱的。
自己伴奏着,低声唱了一遍,跟着感觉走,示意丁香跟上,再唱了一遍,第三遍,包巳示意丁香独自唱,赵敏敏和徐晴潘圆圆加入进来,成了一首小合唱。
包巳这才对刘老师挥手示意一下,叫开始录音。把节拍调得明快一些,加上和音,开始弹奏,丁香开口,顺利地完整唱了下来。
叫大家重新听一遍,再示意赵敏敏演唱一遍。赵敏敏唱得更专业,只是高音部分,不自觉的出现颤音,这是以前学西洋唱法留下的毛病。包巳说:不要试图唱高调,就用中音。重试!
赵敏敏独自唱了三遍,最后一遍才被包巳认为过关。包巳说:你的水平太业余,这只是过关,掌握一些基本要领,要是上台或者灌唱片,我当编辑导演的话,你还得半年练。说实话,你不是吃这碗饭的,没有音乐天份。
(本章完)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d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