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疯狂年代 > 第90章 重建守望禅寺

第90章 重建守望禅寺

 小说推荐:
    郑斌定定神想了一下,目前要赶紧做两件事,一是给师父弄点吃的。他昨天奔波了一天,很晚才到这里,然后又打坐了一夜。

    再一个就是要到西集乡政府去,把老师傅圆寂的事告诉他们。

    郑斌正要走,师父叫他且慢。

    他们来到那间砖瓦房,打开门锁。

    这间砖瓦房有点大,房间的大部分都堆放着木箱。木箱安放在石板上,石板是悬空的,下面垫着石头,这样可以防潮。

    郑斌数了一下,一共有12只木箱。

    房间的另一边有三对倒扣在一起的坐化缸,已经用水泥封死。坐化缸上分别刻写着慈济c慈严c慈明,坐化缸里是这三位师傅的坐化金身。

    坐化缸刻有名字的一面都朝向北方,这一面可能是金身的正面。郑斌不知道,金身面北,仅仅只是古人讲究坐南朝北,还是他们有意地“望”向北方。

    另外还有两个空着的坐化缸,是老师傅为自己准备的。

    房间只有一扇窗户,窗边有一个“桌子”,就是两边用石头垒起,上面搭一块木板。桌上有一个砚盘和一支毛笔,还有一张写有字的毛边纸。

    毛边纸的上部用毛笔写有《法华经》的一句偈语:若复勤精进,志念常坚固,于无量亿劫,一心不懈息。

    纸的下部的文字也是录自《法华经》:布施c持戒c忍辱c精进心c智慧,其德最胜,无量无边。下面落款:慈贤示尚善。

    老师傅法号“慈贤”。

    郑斌不惊奇。像慈贤大师这样的高僧,已经有了神通,能预知世事,感知生死;知道他是尚善并不难。

    师父打开木箱,里面全是书,都是佛教经典。郑斌对佛经懂得不多,但他看到师父惊讶和兴奋的神情,知道这些佛经一定是稀有珍贵的。

    郑斌有点明白,为什么取名“守望”,就是守住这批佛教经典,希望尚清师父保存c传承c发扬光大。

    郑斌又和师父来到慈贤师傅的方丈室,也就是慈贤师傅就寝的那间茅草房。

    郑斌清点了一下遗物,只有几件破旧衣服和被褥。另外有一个布包,包里有一件六七成新的袈裟,这是慈贤师傅留给自己的殓衣。

    慈贤师傅再没有任何私人财物。

    房间靠墙角有两个缸。一个缸是空的,从缸里边粘着的白色粉末判断,这个缸以前是装米的。另外一个缸装有一点清水。

    山上没有水,要到山下的井里去挑水上山。

    郑斌站在昨天晚上慈贤师傅站立的位置望去,山下是一条小河,名叫泾河。河对面是绵延的山脉,宛如一条游龙;河对面正对着守望山的那座高山是龙头,河这边的守望山就好比是龙珠。

    郑斌赞叹,前辈的师傅们选择了这样一个风水佳境。是不是“守望”二字也有守望风水的意思,或者再说狂妄一点,是要守望龙脉。

    他想,昨天晚上,慈贤师傅站在这里眺望,是眺望龙脉吗?不知道。

    郑斌和师父一起,为慈贤师傅穿上殓衣,把他抬起来,轻轻的放进坐化缸里。

    尚清师父说:“郑斌,你要把这批佛经收藏好,还要准备生石灰c水泥c胶水等,要给慈贤师傅入殓。”

    郑斌明白师父的意思,这件事只有一个人能帮忙。

    郑斌到军分区找赵广路,跟他说明情况,请他派军车,派战士去把这批佛教古籍运到军分区的仓库暂时存放,并且保密不外传。

    赵广路不理解:“郑斌,你担心什么?难道还有人想私吞这批古籍,或者想毁坏这批古籍吗?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谁敢做这种事。”

    “司令员,慈贤大师已经圆寂了,这批古籍的来历,还有数量种类等等情况都不清楚。

    我问过一些当地人,有人说守望寺是解放前两年有的,也有人说是抗战时期就有了。但这批古籍是什么时候有的?不知道答案是不是在这些箱子里。。

    我师父不想让外界知道这批佛经,不是怕什么个人行为,而是怕有关单位把这批古籍征收走了。

    我猜师父是想自己来慢慢清理这批古籍,看能不能发现什么重要的文献,弄清楚这批古籍的来历。。

    如果那些单位把这批古籍征收走了,他们并不一定懂得佛教,而且也不会用心,这批佛经可能就会在那些单位的仓库里睡大觉,起不了应有的作用。”

    赵广路说:“我理解了。”

    军人做事,雷厉风行。

    赵广路派了一辆罩有帆布顶棚的军用卡车,派了10名战士,随着郑斌,天黑以后到达守望寺,把装有佛经的12只木箱装上卡车,送到部队的仓库存放起来。

    第二天上午,郑斌到西集乡政府报告慈贤师傅圆寂了。乡民政所的老王叫上了乡派出所的一位年轻民警,随郑斌一起来到守望寺。

    老王看到端坐在坐化缸里的慈贤师傅,吓了一跳,赶紧退出房间,站在院子里:“郑先生,你们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郑斌告诉他,接下来会把两个坐化缸密封,以保存慈贤师傅的金身。

    老王脸色惨白,似乎腿都在打抖:“郑先生,我已经知道了。你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那位年轻的民警没有走。郑斌笑问:“你不怕吗?”

    “这是做善事,怕什么。”

    “你叫什么名字?”

    “田军。”

    “我叫郑斌。那位是我的师傅,尚清师父。”

    得到通知的刘民水和张冬也来了。他们几个按照尚清师傅的指点,开始入殓。

    他们先把胶水均匀的刷在两个坐化缸的外面,等第一层干了以后,再刷第二遍,一共刷了三遍胶水。这样可以把缸体细小的孔隙全部封死,隔绝空气流动。

    然后把慈贤师傅砚台和毛笔等遗物放进坐化缸里,在坐化缸里填满生石灰。

    生石灰防潮防虫,可以保证金身千年不坏。

    再用胶水调和水泥,在坐化缸的缸沿抹上一层,把另一只坐化缸倒扣上去,用水泥封死两缸衔接处。水泥干了以后,两个坐化缸便合为一体分不开了。

    倒扣上去的坐化缸,底部钻有一个孔。他们就从这个孔里继续往里面填生石灰,填满以后,再用水泥把这个孔封死。

    最后,用水泥把坐化缸整个抹一遍。这样,坐化缸就成了一个密封的容器。

    水泥干了以后,再刻上“慈贤”两个字。

    何晴和柳青送来斋饭,有红烧面筋c辣炒素鸡c麻婆豆腐,炒青菜,还有香菇c木耳c粉条火锅。几个人整整忙了一天才把事情做完。

    尚清师傅执意要睡在守望寺。郑琳拿来被褥,备好了开水瓶等等生活物资,才离开了守望寺。

    郑斌回到县城,晚上他去拜访孙一哲,告诉他,守望寺的慈贤师傅圆寂了,他想重建守望寺,把自己的师傅和师兄请来,让尚清师父做守望寺的住持。

    孙一哲曾任龚岭乡委书记,他听说过守望寺,但对这一套程序并不清楚。县里没有宗教局,他便打电话询问县委统战部部长姚松韵。

    姚松韵说,民间出资重建寺庙,市县两级政府肯定是欢迎支持的。重建寺庙并没有特别的手续,就按照一般建筑工程的手续就可以了。

    住持人选要报市宗教局,并抄报省佛教协会,主要是做一个资格审查。只要尚清师傅有足够的从教时间和佛教修养,问题就不大;因为主要还是看县里的意见。

    云留县只有守望寺这一个佛寺,所以,住持的人选也只能从外面引进。姚松韵要郑斌尽快把尚清和尚云两位师傅的情况报上来。

    第二天,姚松韵告诉孙一哲,他已经跟县委钱书记c市委统战部和市宗教局都汇报了,他们都表态支持郑斌重建守望寺。

    关于住持的人选,市里表态,请县里把关就可以了。

    钱书记明确表示,既然郑斌出资重建守望寺,那就应该尽量尊重他的请求。这实际上等于是认可了尚清师父。

    姚松韵说,他已经和郑斌联系好,明天他将会去守望寺会见尚清师父,并且会告诉西集乡委乡府,请他们全力支持重建守望寺的工作。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