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境开放前三日。
河东是京畿的东北大门,是军事重镇,师门在并州城设立河东巡抚正三品一职,统揽河东军学民一切事物。如今的河东巡抚便是师门金丹期一位名叫王致的真人,算上这个月,履新已有四月。曹德信此时正坐在马车上,静想着这巡抚大人究竟葫芦里卖着什么药,无缘无故想见一个土财主,又想到这次见面准备的礼物,二百斤的贡米,两根百余年党参,十斤上品黄芪,十朵上品金莲花。对于二品大员来说,究竟算轻还是重,他也吃拿不准。又想到今日登门拜访,是不是稍显殷勤,而且总觉得有点突兀。就这样胡思乱想的过了几刻钟,车外想起了曹安的声音“老爷,到巡抚衙门了。”
听到了曹安的话,曹德信收了收心神,把衣服重新整了整,走下了马车,来到巡抚衙门门前。
“这位军爷有请了。”曹安快步走到大门的台阶下,向门前的卫兵打了声招呼。
卫兵低头看了曹安一眼,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曹德信,然后扭正了头,目视着前方,并没有言语。
曹安又往上迈了几个台阶,到了卫兵跟前,声音略大了些,又说“这位军爷,我是并州府曹氏药行的曹安,我家老爷今日前来为了拜访一下巡抚大人,烦请这位军爷往里面禀报一声。”
卫兵不耐烦的回答道“喊什么喊,老子没聋,什么曹家c李家的,巡抚大人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去去去,别在这碍眼捣乱。”
曹安一看卫兵这态度,连忙又往上走了几步,凑到了卫兵身前,从衣袖中抽出一张法币,放到了卫兵手里,低声道“您受累,先把名帖往里递一下,如果里面的人说不见,我们立刻就走,绝不再麻烦军爷。”
卫兵顺手把钱往身上一装,接过曹安手中的名帖,留了句“在这候着,别乱叫乱跑”,就走进了大门。
巡抚衙门,书房。
巡抚大人王致正在不紧不慢处理着公务,桌上的文书也批阅了几份,放下笔正想着一个上报师门的折子。这时听得窗外传来了大管家的声音。“大人,并州府曹氏药行曹德信在外求见。”
王大人端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先把曹德信带到花厅,再把刘师爷给请来,我和他谈点事。”
“是”大管家喊来了二管家,嘱咐了几句,便让人领着曹德信进了花厅。
曹德信坐在花厅,四周环顾一看,摆设都很典雅,没有预想的华贵,但也有一种雍容的气度,思量着这个巡抚不是俗人。
另一侧,书房。
王大人看见刘师爷走了进来,将要行礼,便说道“免了,免了,舜卿今日喊你来是有事想要请教一下。”
刘舜卿赶忙应道“大人客气了,学生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且问你,你是河东人,可曾听说过并州曹氏药行?”
“听说过,听说过,曹氏本就是河东大族,还听说很久以前是皇商,师门推翻旧制时,曹家也出力不小,遇到个灾荒年,还会做些善事,施粥送药,所以在并州名声不坏。”
“那可曾听说过曹德信,此人如何?”
“曹氏一族人丁不旺,传至曹力勤那辈,膝下只有一女,听人说在外行商时碰到了一个小伙子,这个小伙子入赘了曹家改名曹德信。我离开河东已有二十余年,要不是遇见大人,怕是这辈子就不会回来,其他的更详细的委实不知。”
王致点了点头接着问道“曹家远亲或故旧可有在师门里的,我来河东以前,已有两位大员让我帮着探听探听曹家风评如何,按说打探曹家,随便派两个人来便是了,为什么还要我见一见,这不有一家最近又来信问起了此事,前几日我才向督粮道左大人透了透口风,趁这几日收粮之时,就让他过来一趟。”
“从来没听说过曹家出过什么大能”刘舜卿一拍大腿“对了,曹家近二十年倒是出了个修炼的奇才,正是曹德信的大儿子名叫曹国仕,离开师门前,我还听说这小子已经到了凝脉后期,可能快要筑基,二十多岁的筑基,啧啧,这天赋真让人嫉妒。”
“哦,我也想起来了,不到三十岁,剑修,是个好苗子。”王致点了点头“莫不是那两人动了收徒的念头?”
“应该是和他儿子有关,离开师门之前我还听说一事,掌门把今年举才的名额给了曹家一个,要知道这直接入师门的名额,一年不过五个,都传言掌门想要把曹国仕收为关门弟子,所以才给了这个名额。是不是掌门想探听一下曹家,毕竟收徒是大事,慎重些也错不了。”
“嗯,此事蹊跷,明面上说是曹家累年纳税纳粮极多,是整个华夏的典范,所以赏了个举才名额,但实际上谁有知道是为了什么,一个给师门每年多捐点粮食的财主就能有那么大贡献?”王大人摸了摸胡须,若有所思,接着说“刚才下人禀告说曹德信来的时候,还跟带了伴礼,里面有贡米二百斤,没想到这财主出手也颇为阔绰。”
“贡米?可是产于这并州的珍珠白?据说能温养经脉c固本培元的上品?”
“是的,这贡米可是好东西,比寻常丹药作用温和,能够长吃而且无抗性和毒副作用。天下之大,唯有此地有水田百亩可产此米。听说此米,三年一熟,亩产不过三百余斤,这三年也就三万多斤,其中上供师门便要二万斤。除去供奉太上长老的,便只有实权的金丹真人才能分得百十来斤。他这纳税献粮,也是下了大本钱。所以掌门说因为这个赏他个入学名额倒也说得过去。”
就这样闲聊了半天,王致约莫时间大概差不多了,就先让刘舜卿退下了,又让下人带曹德信来书房。
曹德信在花厅一直候着,总也不见王巡抚差人来喊,心里不由得又发起慌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满肚子疑问,却也没有表现在脸上,只是端了端茶杯,又轻轻的放下。手指在茶几上百无聊赖的敲了起来。
过了多时,门外总算响起了脚步声,曹德信赶忙站了起来,只看见巡抚府的二管家走了过来说“曹员外,敝上有请。”说完,便引着曹德信来到了书房。
曹德信迈步进书房,看见了上座一位中年文士,白面长须,头戴乌纱,身着大红色的常服,知道那就是巡抚大人,赶忙站定立直,稍阔其足,大声道“末进拜见抚台大人。”说完后深深鞠了一躬。
巡抚王大人定睛一看,一名中年男子身着秀才的长衫,大约有气动期七八层的修为,便缓缓道:“曹员外有礼了,快请起,上座。”
“大人面前哪有小人的座位,学生站的即可。”曹德信连忙推辞,不肯落座。
“曹员外不要见外,快请座”看到曹德信坐到了下首,王致笑着问道“看曹员外穿着长衫,可曾进过学?”
“回大人,学生也曾读过私塾,进过学校,只是天赋太差,仅修到气动期而已,也曾参加过科考,说来惭愧,只是考中了生员,并从未中举。人到中年以后,也认清了自己的斤两,也就把心都放在了经营曹家的药行上。”
“听说,你并非本地人士?”
“是,我本是河津人士,早年间父母双亡,为求一条生路,便跟人跑商,哪知路过汾州便遇到了山贼,幸好被路过的家岳救下,之后便来到了并州,入赘了曹家。”
“入赘”这个东西怎么总感觉有点莫名的熟悉,是不是时下和以前不大一样了,入赘了才能有什么千奇百怪的机缘?王致心中暗想,刚要再问“可曾退过婚,尤其是被退婚”。却听得门外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
原来是二管家走了过来,走到王志身边,低声说了几句。巡抚大人的脸色陡然变得凝重,曹德信一看,心想必定有事,接着就站起来说道“大人既然有事,小人不敢打扰,过些时日再来拜见大人。”
王致回道“今日确实是有些急事,那就不留员外了,来人,送客。”说罢便遣人送曹德信出府,自己又快步走到正堂。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