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节气已经入秋,可岭南的天气依旧闷热,更重要的是潮湿。如果这个时候能有一台强力的手摇风扇,那绝对是一阵透心凉的舒适体验。
正是看中了这一个商机,所以南海县内有一些商人纷纷进货,然后转手卖到广州或是更东的地方去。其中进货最多的,恰恰是南海县那些吏员们。
因为经常需要到其他地方采购水果,所以他们总会夹带不少商货。而这个手摇风扇一旦运到其他地方去,每每都能够热销。
因为一套就需要一贯五的价格,所以这也算是奢侈品的一种,平常人家不太买得起。但那些地主老爷可就不同了,一两贯对他们来说,有时可能就是一两顿饭的事情而已。
而且广州城内也有不少大户人家,这些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更高,买一套风扇对他们来说也是物有所值。
短短十天的时间,马二牛就拿到了三百套手摇风扇的订单。而这个时候,马家作坊一天也只能生产三、五十套而已。
这个时候吴晓枫连忙让马二牛限制购买的数量,同时提高价格。一方面是因为人手不够,制作的速度赶不上增长的订单数;另一方面则是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天气就要转凉了,若是订单拖到那个时候,肯定会出现大批量的退货。与其这样,还不如尽早减少出售量。
趁着这段时间,马二牛还搭上了一名吏员的商队,往返于广州中城和南海县之间。他的目的不是为了买卖物品,而是为了和吏员搞好关系。
虽说马二牛大可走薛志勇的渠道去经商,但考虑到薛志勇有更大的布局,所以马二牛不敢去打扰,而是自己一步一脚印地去笼络关系。
可是好巧不巧的是,这段时间的吏员们清廉得很,一分贿赂都不收。一旦马二牛要搭商队的便车,他们便说全部事务都只能公事公办,盖章、签字、缴商税一样不能少。至于私底下的钱财,一个个坚决不收,甚至呵斥他歪风邪气。
这弄得马二牛都糊涂了,这些吏员最近都改吃素了吗,以前那副势利的嘴脸都哪儿去了?
后来通过吴晓枫的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薛志勇协助县令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了,现在的吏员一旦敢贪污,下场都很惨。而且他们就算不收取贿赂,也能得到县衙的薪酬和补助,再加上自己做点小生意,那生活都滋润得很了,谁还去冒那个风险啊。
只能感叹世道变了,马二牛觉得自从薛志勇他们这一行人出现后,他们的生活就越来越好了,这南海县的局势也蒸蒸日上。
经过权衡之后,马二牛决定自己拉一支商队,向县衙递交申请并获得同意后,他还雇了十几个好手当护卫。毕竟现在岭南局势依旧动荡,出门在外要是没人保护的话,很容易就丢了货物没了命。
十几个护卫里面,负责带队的是马二牛的姐夫,名为葛石头。侬军退散之后,他一直在广州城内乞讨过活,偶尔给一些大户人家打短工,生活过得很艰苦。
葛石头长得人高马大,只是脸上有一道刀疤,显得很是狰狞,看起来很像是个地痞青皮。可偏偏他却是个闷葫芦似的老实人,即便是被人当面吐口水,也是用手抹掉,低头就走。
马二牛的父亲以前就是不喜欢他这一点,觉得他是个孬种。可偏偏马二牛的阿姐和他两情相悦,来了个私奔,气得他父亲和他阿姐断绝父女关系。从那之后,马二牛就没见过阿姐和葛石头了。
侬军围困广州城的时候,马二牛的父亲不幸遇难了。而他阿姐为了不被贼军糟蹋,选择用剪刀自刎。当时悲愤欲绝的葛石头拿着柴刀连砍了十几个贼军,却还是救回不了她的性命。
虽然马二牛对于葛石头不能保护好阿姐而有些怨恨,但也明白这件事错不在他,毕竟马家村一百多号人在侬军面前都毫无反抗之力,更别说他们只有两个人了。
所以当他偶然在广州城内遇见葛石头的时候,便邀请他回到马家村。刚开始葛石头还羞愧不已躲着他,后来马二牛直接破口大骂:
“你他娘的要是真的觉得对不起我们家的话,就更要留到我身边保护好我。你已经没能保护好我阿姐了,就更应该做好弥补,躲来躲去算什么男人?”
后来葛石头一想也是,他亏欠他们老马家太多了,本来拐跑了老马的闺女,没能保护好就已经是罪孽深重了。现在要是连老马的儿子都不能保护周全的话,以后到了黄泉之下,有什么脸面见自己爱人。
有了葛石头带队,马二牛才敢放心拉商队。
宋代各个地方都有私人武装,有不少地主在庄园蓄养着私兵,只要人数不要超过底线,官员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而马二牛以经商的名义招募护卫,那更是名正言顺,在县衙都有备案的。十几人已经算少了,等后面商队做大了,再扩充几倍都问题不大。
作为幕后的大股东,吴晓枫等人自然非常看重这支商队,所以掏了大价钱来武装这些护卫,并给他们许下了丰厚的报酬。
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南海县和广州城内分别开设了一家店铺,每一家店铺都有一名马氏族人和一个大巴团队的人员掌管着。另外他们还非常注重商号,取名马氏名木。吴晓枫还苦思冥想设计出了一个靓丽的logo,打造一个别致的招牌出来。
甚至于他们还拿着商号前往县衙备案,搞得掌管文书的吏员哭笑不得。你说你这既不是卖酒也不是售盐,有什么好备案的。
可马大海就死缠烂打硬要备案,最后还闹到了县令那里去。县令赵贺清楚马家村和薛志勇的关系,也就顺势给办了。
之所以要如此大费周章,主要是吴晓枫等人清楚,一个商家要做大,商号太重要了,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发展。因为他们担心以后做出名气,会有一些黑心商家顶着他们的名头贩卖假货,大宋又没有完善的律法来打击侵权。
而现在做好了备案,以后报官了就有据可查,多少能够占据主动权。
等到前期工作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吴晓枫他们才把折叠梯给推出来,顺带着之前的摇椅,打造出马氏名木三大热销产品。此外还囊括一些常用的生活家具。
马家作坊现在有四十多个人在分工协作,马大海已经很少自己动手了,他主要还是在把关每一个环节。晚上的时候还经常找吴晓枫他们商讨事宜,顺便学点算术。
后来大巴团队里面,那个三十多岁的胡渣男子胡盛亮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肯定参加不了什么科举,所以他便也果断选择经商。以账房先生的名义加入到马氏名木这个商家里面去。
不管怎么说,读过高中的胡盛亮,在文学底蕴那肯定远超一般的古人。
为了避免马家作坊和马家商队的外部人员产生异心,胡盛亮开设了一个书馆,为马氏名木的帮工们免费讲学。
对于这些困苦的帮工来说,对于读书那简直是近乎贪婪般的渴望着。听说了有免费听学的机会,纷纷拉着自家的孩子过来听讲,对此胡盛亮从不阻止。
每一堂课的背后,都有二十个“狡诈恶徒”在精心设计着内容。
除了正常的授业解惑之外,他还会讲述商队的理念和灌输忠诚的思想。让帮工们在潜移默化之中,把自己当成作坊和商队的一份子。
一番布局过后,马氏名木产量越来越大,通过商队售往南海县、广州中城、番禺县等多个地方。
而且还和县内的吏员有了更为深入的合作,通过他们的货船,将马氏名木的货品运到了东边的惠州、潮州等多个区域。
很快,这番大动作,引起了知州魏瓘的注意。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