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掌舵大宋 > 正文卷 第三十章 押司

正文卷 第三十章 押司

 小说推荐:
    为官二十多年,赵贺自问没做过什么祸乱百姓的蠢事,但他也没主动去关心过民生。他就是一个乐于安稳追求享受的小官。平时小贪小贿些钱财,偶尔心血来潮处理一下政务。混着日子,再攒点钱财,等告老还乡后再教一教后辈子孙。这样的生活别提有多美滋滋了。

    可是被侬智高这么一搅和,官位差点不保,赵贺才认真起来关心百姓。虽然是以私心为出发点,可当他处理的政务越多时,才越发现以前的自己有多混蛋。

    治下整个县数万人,饱受地头蛇欺凌。这些他原本就知道,但他只是存在于想象之中而已,觉得官比民大那是天经地义,平民受点苦再正常不过了。

    可当他审理每一个状告者,他们的痛苦、心酸甚至是近乎于绝望的情感完完全全展示在他眼前时,他才清楚自己犯下了多大的罪孽。

    这一切,虽然不是他直接导致的,却是他放纵底下官员的结果。

    坐在县衙大堂主位上,直面着衙门之外。看着王铁匠一个头一个头磕下去,赵贺不知为何眼眶已经湿润了,冲着一个衙役大吼道:“还愣着干什么,赶快去把王铁匠扶起来!”

    那衙役被突然发怒的县令吓了一跳,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快步跑出去扶起了他。

    赵贺掩面退到后堂,低声喃喃道:“受之有愧啊!”

    这一次之所以这般大张旗鼓收集证据,归根结底赵贺是想要政绩,而且还需要一个背锅侠。而胡峥不大不小,正好合适。

    可当他现在真正去追查胡峥的罪状,才明白这哪里仅仅十几条罪状。那一天吴晓枫等人张贴在红纸墙上的那些,也只是一部分而已。

    这一刻开始,赵贺不单单只是在想着怎么甩锅了,他要继续查下去,把治下所有官吏都查一遍,即便是他自己也不意外。假若最后查出来的结果会导致他位子不稳,他也不后悔。

    当然有薛志勇在身旁出谋划策,他还是有信心能处理好这一切。

    而且他只是为了了解情况而查,不一定会罢免他们,更多的是重新调整他们的做事方法。

    毕竟现在魏瓘的上任,重点是惩贪。那他赵贺以身作则,杜绝麾下官吏,权钱交易的风气,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底下的官吏和各个乡绅土豪都有勾结,赵贺很早就清楚,这是岭南政治的常态,毕竟县令换来换去,吏员却是当地人,很少更换。

    早在赵贺担任南海县县令之前,这里的政治结构已是确定的。一时之间要想整顿,遇到的阻碍之大难以想象。毕竟吏员再小,那也有权力。他们的薪资朝廷是不负责的,所以不从百姓身上吸血捞钱,他们也很难过活。

    当吸血成了习惯后,突然要求他们廉洁自律,那几乎不可能,因为正常的县令也发不了几个钱给他们。

    但是现在赵贺不一样啊,他有钱啊。水果罐头能够为他源源不断提供资金来源,从里面抽出一部分,用来补贴吏员的薪资。而作为交换,这些吏员放干净手脚,停止剥削百姓。

    只不过想法虽然好,具体能不能实现就得看赵贺的魄力了。

    幸运的是,目前来说南海县是赵贺一个人说了算。正常一个县都会设置县尉和主簿来协助和制约县令,可南海县尉在侬智高攻打过来时遭遇意外死了,而主簿胡峥也即将被打入天牢。大权独握,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更为关键的是,他得到了知州的支持,只要是有利于百姓的,不管赵贺怎么折腾,魏瓘也肯定不会为难他的。

    各方面条件如此齐全的情况下,赵贺哪有不干的道理!

    干!

    赵贺现在最信任的人就两个,都是幕僚。一个是之前为他出放粮施粥之计的,其实就是他小舅子,另外一个就是薛志勇。

    他直接任命他们俩为押司,属于县衙里面掌管文书档案的吏员。让他们两个来填补主簿的工作空缺。

    县令没权给予官位,但却可以任意征辟吏员。而现在南海县里赵贺说了算,薛志勇两人虽说只有吏员的名义,但实际却能掌握主簿的权力。

    把权力放给了这两个得力的助手之后,赵贺同意他们调动县衙里面的人员和资源,让他们协助整顿好南海县的吏治。

    做好这些安排之后,赵贺便打算大展手脚了!

    而从薛志勇的角度来看,突然被赵贺征辟为押司,他也不是很意外,毕竟这是迟早的事情。

    原本对于吏员这个职位,薛志勇是有些抵触的,因为自宋朝开始,一旦担任了小吏,就相当于被打了烙印,想要再往上爬就困难许多了。而到了明清时期,小吏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好在现在北宋的官场还没形成这种意识,吏员虽然多少被官员瞧不起,但还是可以正常升迁的。再加上押司这个职位比较重要,算是吏员里面很有前途的一种。

    类似于水浒传里面的宋江,他就是吏员,而且一样也是押司。不过他曾被其他官员骂成刀笔小吏,活脱脱被瞧不起。但需要强调的是,水浒传成书于明清时期,那时候的吏员毫无地位可言,作者自然而然也把观念植入到小说里面了。

    可实际上北宋有不少官员是从小吏开始做起的,甚至于宋朝开国之初,人才凋敝,有不少朝堂重臣都是从小吏升迁上来的。只不过后来科举鼎盛了,小吏的地位才不断下降。

    没有背景也没参加过科举的薛志勇,如果想要快速进入官场,担任吏员是唯一的选择,而且他现在出发点也不算低了。

    有了权力在手,薛志勇办起事来就更加方便了。而且县衙里面所有资料他都可以翻阅,又能让他了解到更多宋朝官场的详细信息。

    赵贺给薛志勇的任务,是制定一套新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县衙里面的人员。目前的县里的吏员能够保留的尽量保留,如果觉得不合适的话,直接裁掉即可。

    这可是任免权,赵贺随便就抛给了薛志勇,足以看出他的信任。

    薛志勇也不负所望,花了两天就制定出了方案。

    第一,南海县流民数量庞大,而且还会越来越多,所以可以将南海县划分出新的若干个坊区,每一个坊设立一个吏员管理。

    第二,吏员之所以会剥削百姓,源于收入不高。所以可以在提高薪酬的同时,再设立一个政绩补贴。每个吏员在达成一定政绩之后能够获得丰厚的奖励。

    第三,为了避免吏员谎报政绩,自然也需要一个监督的制度。监督的吏员从淳朴的百姓之中挑选出来,让他们交叉监督,并汇报给县令定夺。

    第四,县衙里面的吏员有各自的系统,他们相互熟悉,容易相互包庇。所以可以将系统打乱重组,让他们不敢轻易勾结。虽然这样工作效率会有所下降,但可以通过制度的方式来弥补。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整顿吏治需要持之以恒。如果只是隔一段时间才整顿一下,很容易就丧失了意义。

    所以这件事最主要还是得看赵贺的一腔热血能够持续多久。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