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天下幽。这座位于都江堰西南处的道教圣地,自古以来在道教之中,有着‘宝仙九室之天’的美誉。
青城山一曰丈人山,又曰清城山。全山树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绕,层层叠叠。有丹梯千级,曲径通幽;有翠湖荡漾,碧波清凉;有宫观林立,檀香缥缈。有绝壁深壑,断崖裂石;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零八景。古木满布山岭,合着蜿蜒的山道透出无尽的幽意。
这里是道教的‘第五洞天’。而青城山作为道教的发源之地,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是五大仙山之一。山中世世代代有香火缭绕,又有文人墨客络绎不绝。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这里又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有着‘青城四绝’。
一绝‘洞天贡茶’,此茶品质优良,茶汤清澈,茶香味醇。
二绝‘白果炖鸡’,此菜是山中传统名菜,汤汁清香,鸡肉鲜美。
三绝‘青城泡菜’,又称‘青城道家老坛泡菜’;以山中黄瓜c豇豆c辣椒c萝卜c仔姜等为原料,放入清甜的山泉水c食盐c花椒配制而成的坛水中,爽脆鲜嫩,回味无穷。
四绝‘洞天乳酒’,此酒以山中猕猴桃为底,榨果取汁,再和醪糟水c冰糖水和曲酒混合酿造,酒味浓而不烈c甜而不腻。
朝霞为青城山的山门染上了一抹金黄;黑青的瓦,朱色的墙,为这里更添一分神秘。纵然有游客嬉闹,纵然是现代化的气息愈发的严重,但也挡不住虔诚的信仰,也挡不住山中清幽的模样。
目由道长领着叶明楼这几个‘神经病’到了山门前。叶明楼见目由道长背着手还在往前走,不由叫道:“诶,师父,师父,不买票吗?”
目由道长回过身来,把脸一抬,说道:“买个屁!”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以后要是谁敢收你门票,跟我说,我叫掌门打死他。”这疯癫的道士自从在昨日经过一番激斗后,竟然不再顽皮,背拔身挺,神色傲气,眼中严肃而又冷静。似乎像是换了一个人般。
目由道长带着几人闯进。一名年轻的工作人员见这情景,连忙阻挠,厉声说道:“几位游客,麻烦请”这位工作人员话还没说完,就瞪大了眼睛,惊喜的说道:“陈,陈道长,你可算回来了。清风道长他们都找了你几个月了。”
目由道长斜眼看了看这个小年青,指了指叶明楼几人,负着手,票也不买,直挺挺的走进山门。
青松扎根,坚直挺拔;蝉声绕绕,凭添了一分乐趣。石阶青青,小草林林,路旁的苔藓为这段路程增加了一抹亮色。阳光从树叶的间隙中射了进来,斑斑驳驳,秀美如画。就连那林中不知名的小树,也是为这幅画卷点上了一笔意境。
滴翠亭边绿树盛茂,天然阁下古色古香浓。这所天然阁以原木留皮为柱,以老木为依;三层亭阁,八卦骑檐而建;枝藤蔓绕,又以树根为凳。亭阁前附一对联,上书:烟霞怀旧侣,山月盼游人。
这种类型的亭阁散布在青城山上,与林相配,因山取势,与这山浑然一体,处处都流露出意趣相吸的味道。
再行往右,便到了月城湖。此湖在月城山旁,丈人峰下。湖因月城山而得名。湖水青翠,凉风习习,这水出自青城第一峰的山间溪水,甘甜异常。
湖边有一茶社,唤曰“清波堤”。这茶社形似长廊,以青瓦为顶,飞檐为盖,朱黑色的柱子撑起一片清凉。茶社边立了一个牌,上面写道:一茶一座。
这上午时分的游客是有些少了,但茶社中却有人依栏而坐,观景品茗。
湖水荡漾,有楼船开来。船身刷着朱漆,铺着绿瓦,雕龙画凤,清净淡雅。楼船停靠,一女子下船来,出尘脱俗,玲珑若仙。
远处有刀削般的山崖,崖下树木林立。在那树木的缝隙间,隐约可以看到有亭台楼阁。
叶明楼嗅着清新的空气,吐了口气,对着目由道长问道:“师父,我们坐缆车吗?”
目由道长翘了翘嘴,说道:“不坐,走路。”
宁杰蹲下身,揉了揉膝盖,说道:“哎哟,累的很,歇会儿吧。”
紫云道长见了,拉着宁杰的衣领就往前走,他边走边说:“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才走几步路就喊累,累什么累。”
宁杰被拉的倒在了地上,他慌忙摆着手,叫道:“哎哟,哎哟,仙尊,我自己走还不行吗。”
目由道长领着几人,在松林间寻了条小路。小路上这群人的脚步声似有似无,林中鸟儿的叫声却是响亮。穿梭在这美景里,似乎满身的疲乏也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走出小路,踏上旧石阶,穿过林间,抬起头来,不远处一宫观在眼中出现。待的近了,只见宫观外的大墙上写着‘圆明宫’三个大字。字下有一‘日出傲松图’,图的右边题了四个字:万古常青。
这墙的左右也立着一副对联,上书:圆通有无长养万物,明察左右直达九霄。
这宫观坐落在丈人峰上,上下重叠,错落有致,并以三为建筑的核心,以体现道生一生二c二生三c三生万物的道学理念。建筑上布满了充满道家思想的绘画和浮雕装饰,这里的人想必是清静无为,长寿健康的。
叶明楼看这道观还不错,就向目由道长问道:“师父,师父,我们住这里吗?”
目由道长哈哈大笑,笑得蹲下了身,笑得张大了嘴。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直起身,严肃的说道:“屁!”说罢,他在一旁又寻了条杂草丛生的小路,继续向前走去。
叶明楼几人摸不着头脑,只得跟上前去。
寒山转苍翠,流水日潺潺。这一路上很是幽静,满是碧树苍松,飞泉流瀑,宛若人间仙境。有小鸟飞过,叽叽喳喳,空灵而又狂野。
走了不知多久,才在依稀的树影中看见一个老旧的道观。
这道观掩在松林中。观前用青石铺了一个平台,平台后有一长满苔藓的石阶连着道观的大门。道观的墙是白的,上面画满了黑色的符咒;瓦是灰的,不知被雨水打过了多少岁月。道观门前的牌匾上写着三个大字:封妖观。这三个字苍劲有力,剑意四荡。
几人才上平台,就见道观的门突然打开,门里出来个身着深蓝道袍c头挽道簪的道人。这道人干净整洁,眼神清澈。他看见了目由道长,脸上迸出了花儿,急忙飞身迎来,边跑边说:“师父,呜呜,师父,你可算回来了。我和掌门,还有师侄们都找你好久了。”他说着说着,眼中竟流下泪来。
目由道长摸了摸这道人的头,摸完又狠狠地敲了一下,说道:“哭个屁,哭。”他侧过身来,指着叶明楼,向这道人介绍道:“这小子以后就是你师弟。”他又指着紫云道长等人,说道:“这是‘天心派’的道友,我请他们来住段时间。”他拍了拍这道人的肩膀,再向众人介绍道:“这是我徒弟清风,俗姓一个杨。”
叶明楼脑子都没转过来,紫云道长几人笑着向那杨道长点了点头。
目由道长抓着叶明楼,敲着他的脑袋,说道:“发什么呆?”
叶明楼这才醒悟,对着杨清风说道:“师兄好。”
杨清风笑着拍了拍手,说道:“那感情好,以后有说话的人了。”
叶明楼又“啊”了一声,却听杨清风解释道:“观里只住着我和师父二人,如今你们来了,可热闹了许多。”
杨清风又拉着目由道长说道:“师父,你这几个月都去哪里了?”想他这个三十多岁的人,竟然露出小孩般的神情。
目由道长说了句“不知道”,就见他拉着紫云道长进了道观,边拉边说:“来,来,来,紫云道友,我们来好好论论道。”他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对着杨清风说道:“清风,快去煮一壶茶来。观里的规矩你慢慢跟你师弟说。哦,哦,对了,你师弟还没拜祖师爷,你等会儿选个黄道吉日,让你师弟行拜师礼。”
宁杰c杨科和姚源听着有讲座可以听,又有茶喝。他们蹦跳着步伐就追了进去。
杨清风看着目由道长的样儿,喃喃地说:“这,应该恢复正常了吧?”
叶明楼没听懂,问道:“什么?”
杨清风笑了笑,说道:“师弟,我们先去煮茶,再慢慢和你细说。”
青城山上特有的贡茶在茶碗里发出阵阵清香,茶叶在茶壶中沉沉浮浮。
这道观不大,进了观门就能看到供奉神仙的大殿。大殿和观门间连着一个院子,院子两旁分别种着桂花树和桃花树。在大殿的左边,有一个二层的小阁楼,楼下是厨房和厕所,楼上是起居室。大殿的右边有一条青砖铺成的小路,不知通向哪里去。
叶明楼和杨清风在阁楼下的长凳上坐着喝茶。院子里,目由道长等人边喝茶边论道。
只听杨清风说道:“师弟,我先说说这道观的起源,再说观里的规律。”
叶明楼喝了口茶,满嘴清香。他回答道:“好。”
杨清风端着茶碗,悠悠的说着:“你一来就是好,免得师父在时,我和师父大眼瞪小眼。有人陪着说话,也没得那么无聊。”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我们这观,据祖师爷的自传里说,是约东汉时期建立的。观名‘封妖观’,在祖师爷的自传里说,是用来镇封一个妖怪的。而我们这一脉的人,就负责镇守此地。”
叶明楼听了惊叫道:“妖怪?真有妖怪?”
杨清风看着叶明楼的样子,笑了笑,说道:“有个屁,哎,就是因为这件事,师父就出了问题。”他说着,脸色有些哀伤。杨清风喝了口茶,接着说道:“大概十年前吧,那时我二十来岁。师父觉得传说不知真假,要去验证一下究竟是不是真有妖怪。我和师父就去把封妖的井打开了。”他说着,指着大殿一旁的小路,继续说道:“那里就是通向封妖井的路,哎。”
叶明楼越听越好奇,拉着杨清风,催着他接着说。
又听杨清风说道:“那日我和师父打开了井,里面虽说刻满了符咒,还有手臂粗的铜链。但,但井里是空的!”
“空的!”叶明楼惊了惊,“会不会那个妖怪已经死了。”
杨清风又喝了口茶,似要压住他恐惧的心灵。他说道:“不可能啊,井里半具枯骨也没有。哎,不知道,不知道,反正从那天开始,师父就变的有些奇怪了。”
叶明楼听着有些害怕,连忙问道:“怎么回事?”
杨清风倒了一碗茶,接着说:“师父出来后,每天奇奇怪怪,神神叨叨,就对着树,对着花草说话。我看着害怕,就叫掌门来了几次,掌门也没有办法。后来吧,过了半年还是一年,师父他和那些花草说话的时间少了,但有时候变得像一个小孩子。起先只是半年左右才变得像个小孩子般玩闹,但在这几年时常都会这样。前段时间还失踪了,哎,幸好回来了。”
叶明楼听着,不知怎么接话。杨清风叹了口气,说:“这回来了就好。”
杨清风一口把茶喝完,擦了擦嘴,似要把这悲伤的故事抹到一边儿去。他定了定神,说:“师弟你的道录要等你行了拜师礼后,师父他去给你办理。但从明天起,你就得依着观里的规矩做事了。”
叶明楼也一口把茶喝完,说了声:“好。”
就听杨清风严肃的说道:“一,在没通大周天之前不能行房事c不能泄阳。二,每日五点左右就要起床做早课,然后是练武功。你现在不会,看师父的样子,就只有明儿我来教你了。三,每日十八点做晚课。其它的时间你自己安排。”他忽的又想起一事,对着叶明楼说:“你会烧火做饭不?”
叶明楼答道:“做饭会,烧火就是不会了。”
杨清风哈哈笑了笑,说道:“看来我都得教你了。哦,对了,我们还要每日打扫大殿和院子。每过几日就要出去领肉和菜,或者菜米油盐茶。”
叶明楼笑道:“还可以吃肉?还用领的?”
杨清风笑着答道:“当然,不吃肉怎么练武。再说我们观特殊,我们辈分又高,当然去领。”
两人笑着,这样安静祥和的环境冲淡了叶明楼对新生的恐惧。
或许以后的生活,朝朝暮暮,钟鼓拨磬,就如伴随着溪水的安详。
真是:
昔年浪途临天威,一始一生一人。
石阶青松无名观,朝暮寻长生,年岁伴星河。
一曲人生百年事,旧坟黄土怎归,甘苦辛酸何人悲。
留悲留喜留谁,不喜不悲不归。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