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土司城花家
大概到中午快要吃午饭的时候,正在联系花家的黄高龙听到发动机的轰鸣声,往窗下一看,不由得心里一惊:尼玛,怎么来了一辆军车!不会是那个墓洞被人发现了吧?不对啊,明明出来的时候整理得很好的!当他看到打开车门下车的张鼬时,舒了一口气,同时也疑惑起来,这张鼬在哪去整得辆军车?难道在这边的某个军区弄的?
这会张鼬就跑上来了,黄高龙开口问道:“张鼬,你在哪弄得这军车?”
张鼬哈哈一笑:“哈哈哈,那不是军车!”
黄高龙不由得把头伸出去使劲得瞅了瞅:“扯淡呢,这不是军车那是什么车?
张鼬被他逗乐了:“这就是普通的suv,只不过加了一层装甲!”
黄高龙:“装甲车那就是军车咯!”
张鼬被他说凌乱了,不由得想道:这傻鸡儿,舅扶你!
黄高龙:“你上哪去弄得?”
张鼬:“我去武汉市内买的。”
黄高龙:“你这上午出去就是买车?”末了还加了一句:“军车还能买到吗?”
张鼬彻底无语了,怎么又扯到军车上了:“我的爷!这不是军车,就是普通加了装甲的suv…”
黄高龙开始收拾背包了:“那就是军车。”
张鼬:“…”
这时准备蒸饭的夏超的妈有些疑惑:“咦!米怎么少了?”
……
因为怕夏超出什么问题,在风飞醒后还等了接近一个小时,夏超才醒过来,不过夏超好像不记得去挪动棺盖前,和到已经躺床上之间发生的事了,只是说感觉身上酸痛、没劲。
见到夏超没大碍,风飞三人就准备出发了,一见到这车,当夏超一家子知道这是张鼬花四百多万买的,也不由得暗暗感叹:这货真有钱…
别说黄高龙,哪怕是见识多广的风飞听到这车的价格,也是暗暗咂舌,四百多万啊!别看他所拥有的东西价值连天,但四百万对他来说确实很多很多……
刚坐进车里,高档车的区别就立马体现出来,不过风飞一直感觉像在发烧,头还是晕乎乎的,上车后张鼬就帮他把椅子放成180°,风飞躺好就直接睡了。
黄高龙心里多少有些着急,这风飞的状态不是很好啊!
在黄高龙的催促下,张鼬一上高速,就把速度拉到了两百多码,不过也幸好是办的全国通用临时牌照,要不然这一趟下去不知道要被扣多少驾照分。
全程六百多公里,硬是四个小时就跑到了目的地。
土司城落座在恩施市城区西北方向,全城人口接近一万,占地面积三百余亩,距市中心足有四十多公里。而住在里面的原居民,都是土家族。
土家族历史悠久,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巴人退入现在叫清江古称为夷水的一带,沿夷水西进,势力达到川东地区。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侯国巴子国。公元前361年被强大的秦国所灭,部分巴人则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连的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贝京卡’。宋代时则称这一带生活的巴人为‘土人’,以后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称自己为土家。
古时的土司制度是历史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则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达450余年。土司与王朝的关系就是土司对王朝纳贡称臣,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王朝版图,人口不入王朝户籍,生杀在掌、称雄一方。土司王实际上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
来到土司城,首先见入眼帘的便是一座赫然高耸的是土司城门楼,这门楼是显示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建筑。门楼极其注重外观的庄重华丽,在建筑内容上则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人文思想空间观念和技术上的聪明才智。
门楼前面左右是两座神人牵着龙的雕像;右侧墙上有三幅壁画,左边的一幅是两个彪形大汉,环眼突睛,虎视眈眈,像似瞄着每个过往行人;中间那副是一群人手牵着手围成一个圈;右边的一幅,而是一个像原始人形象的怪物。
开车进入门楼后,开始有不少的人注意到这像装甲车一样的铁疙瘩。
再出现在他们眼里的是侗族风雨桥,此桥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过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
再进入后面的是土司校场、土家族民居、九进堂(元土司城王宫)。而黄高龙所说的花家,就在九进堂后面,九进堂是进不去了,只好把车停在一边,叫了叫风飞,风飞迷迷糊糊的应着,黄高龙没办法,只好让力气最大的张鼬背上。
九进堂的门口已经有一位下人莫样的中年人等候着,等他们走过来便问道:“可是黄先生?”
黄高龙:“是的!”
那中年人做了个请进的手势,便引着他们向里走去。
九进堂为土家族干栏式吊脚楼仿古建筑群落。它将传统的土家吊脚楼、摆手堂、官言堂、书院及月台、戏楼等融为一体,亭台楼角,层檐飞爪,高低上下,错落有致,十分雄伟、巍峨。九进堂建筑群落总高九十九米,宽三十米米,呈纵向层台递进式布局,全部建筑构件中,有三百零三个柱础,三百三十道门,九十个窗户,全由榫铆相接的木结构组成,总建筑面积四千三百平方米。
这位中年人将黄高龙等人带到一座上面结构像现代楼房的吊脚楼前,楼门前有已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者在等候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