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船之后,赵尘又开始了好像之前在宗内那样的苦修生活。
赵尘先是将自己在许晏那搜集来的书籍、札记全部摆了出来,整整堆了三书架。赵尘之前在临水城的那十几天只是粗略的翻了翻,如今却是从头到尾的一本本的细细体会。
第一个书架皆是于科举有关的书籍和札记,既有道德文章,也有各种时文政治。细细读来,倒也各有滋味,让赵尘可以细细体会四五百年前并州大地上的政治制度和时局变化。更能感受到并州数万亿生灵在乱世中的人事变幻。读来倒也算是增长了智慧。
第二个书架有半书架放的是各种神话传说和道藏典籍,上面满是许晏的各种批阅痕迹,一遍压着一遍,密密麻麻。赵尘忽然兴致来了,对着许晏的心得,从新删增批阅、誊抄了一遍相关的传说和典籍。不但休正了上面的错漏并做了详细的注释,,还将许晏从中悟到的或书中略有相关的神魂一脉修炼法门和几个小术做了系统的整理和增补,又将之藏回了典籍之中,若是有人诚心阅读,仔细体会,必然能够悟到。
赵尘心中一动,将自己休整、誊写出的几部大部头上写上《清微真人说道藏正义》,并将之用石盒密封,又将石盒仔细藏在了房间之中,感叹道:“不知什么时候能遇上有缘呢?”
赵尘将看完的这些书都塞回兽皮口袋中,待这些弄完,看着剩下的一个半书架:“这都是许晏的修行笔记了,不知可有什么有趣的呢?”
赵尘将剩下的书细细的整理一遍,并做着札记。两三个月后,赵尘看着桌上自己新整理出来的几本书。一本名为《许晏传》,细细记录着许晏一生兴衰起落。一本名为《术》,详细记录着赵尘从许晏修行笔记整理、休正、补充出来的种种法术的修炼方法和法器的炼制法门。最后一本名为《气血丹》,单独记录着许晏从开始萌发研究气血丹的心思,到每一次实验的详细过程,再到每一次炼丹的详细步骤和过程及遇到的事件。
赵尘看了眼桌上的三本书,叹了口气,手指一弹,一丝火苗飞到许晏的修行笔记上。许晏的修行笔记便好像被泼了酒精般猛烈燃烧起来,不一会便将那一个半书架的书烧成了一堆灰烬,其它的却毫发无损。赵尘一挥手,便将灰烬尽数卷起,丢到玄水之中。赵尘看着眼前的三本书,不禁叹了句:“滚滚长江东逝水啊。”瞬间又调整好心情,将《许晏传》和《术》塞回袖中,拿起《气血丹》翻了翻,赞叹道:“不愧是天纵奇才、气运厚重啊到真是收获不小。”
赵尘将房间收拾一遍,从怀中掏出一个兽皮口袋,从中倒出十个小巧的丹鼎。每一个丹鼎皆不过一尺多高。赵尘将十个丹鼎依次排好,按书中所记的,经赵尘修改后的丹方,将十份的药材准备出来,又那出一个小玉碗,从自己手上划一道口子,盛一小碗自己的血,放在一边收好。
准备好药材,赵尘便同时用这十个丹鼎开始炼丹,每个丹鼎所用的丹方都略有不同,每个丹鼎,长则十余天,短则七八天便可收丹。赵尘每次收丹之后,都拿着丹药细细把玩和体会一番,便顺手将手中的丹药扔到不远处的一个大瓷碗中,便又修改一下丹方继续炼丹。如此折腾了一个多月,赵尘手中捏着一枚刚刚炼成的丹药,仔细观察了一番,终于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将之用小瓷瓶收好,没有继续试验新的丹方,待其它九个丹鼎中的丹药炼好,依次检查了一遍后,便随手扔进远处的瓷碗中。
赵尘将丹鼎等收拾干净之后,重新坐在了桌子前面,桌上放着三样东西,一个小瓷瓶,一个小玉碗,还有一个大瓷碗。
赵尘首先看向了大瓷碗,瓷碗中三十多粒从乳白色到绯色、再到血红色的各色丹丸,心道:虽然不怎么成功,但药效充沛,以后抽空把这些作为原料,再加几味药材调和一下,炼制成药粉,给普通人,甚至武者补充气血,到也是神药、圣药。
随后赵尘又看向了小瓷瓶,把里面的丹药倒了出来,托在手中看了看,如同一枚害羞了的晶莹剔透的白玉,用手捏了捏,微微有点弹性,给人一种硬质橡胶的感觉。一把丢进嘴中,吞进腹中,用五脏之气一搅,便化作浓郁而纯净的气血元气,从腹中扩散到全身,给人一种暖洋洋的感觉。
细细体会了一番,赵尘睁开眼,自言自语道:“效果不错,只是药材的量和年份还可以继续提高,现在这一粒,便可以为武道宗师或第二阶的修士延寿百年,甚至能少量补充第三阶的修士使用燃烧精血的秘法后的气血。要是最顶级的气血丹,便是第四阶的修士,也是极其宝贵的。”
最后赵尘又看向了小玉碗,碗里放着一枚小玉勺,碗底还有半寸厚的纯净的,隐约有一丝淡淡的金红呈现的鲜红色液体,这便是赵尘自己的血了。总不能每次炼丹都要放一次血吧,赵尘嘴角抽搐道。
随后半个月,赵尘便在屋内翻阅造化大磨中赵尘所抄录的宗内的书籍中和气血有关的文献,企图找到解决的办法,找到一条“太古时代,那些强大的生灵喜欢用嗜血藤的血囊酿酒,普通生灵若能喝上一口,都可以极大的长大气血。那也是许多部落中,最常见的奖励勇士的办法。”
随后赵尘又查找有关嗜血藤的消息,得知嗜血藤在人皇时代早期便被逐渐消灭,如今大概只有一些经历过人皇时代的顶级太乙境强者和大罗境存在可能有收藏,除此之外便是只有一些再人皇时代早期便封存的洞天中可能有发现。
不过,在人皇时代,有许多人培育出不少嗜提纯气血血藤的变种,如今在深山老林中可能碰到的吸血藤便是其中一种。在人皇时代中期,有人培育出一种可变种,叫做血晶葡萄。血晶葡萄从幼苗时便要用大量各种鲜血浇灌,直到开花时停止,结出的第一串葡萄呈紫黑色,是血晶葡萄吸收的所有鲜血的毒素和几乎所有杂质的集合,从第二串到倒数第二串,颜色逐渐由紫红色到鲜红色,葡萄中各种鲜血的杂质和各种生物的信息逐渐减少,最后一串只有一颗葡萄,如同血钻般璀璨剔透,是最纯净的气血。
看到这里,赵尘突然想道,自己在那个洞天里,好像得到了一些血晶葡萄的种子。于是赵尘立刻将自己装着从那个残破洞天得到的种子的兽皮口袋拿了出来,从中翻出一颗血晶葡萄的种子,种在院中,待葡萄成熟时,将第一串和最后一颗以及种子收集起来,其它的都搅碎后丢玄水之中了,也不知这一丢,成全了多少水族。
赵尘将第一串和最后一颗血晶葡萄分别制成粉末,将第一串所得的粉末收入一个瓷瓶中,贴上“血毒”的标签,收起来,以备以后有用。
赵尘握着玉瓶,看了眼着玉底那压根看不见的,那不足一分(05克)重的好似水晶粉末般的血晶葡萄粉末,不禁说了句:“真少。”随后,便沟通造化大磨变出了三两重的粉末,装了大半个玉瓶。
赵尘随即将玉瓶放在一边,取出一个大汤碗状的玉碗,走到院中。赵尘左手从侧面托住玉碗,碗口直对着太阳,右手掐着指决,呵了声:“摄”
便这样站了两三刻钟,感觉法力即将耗尽,连忙撤去法术,将玉碗捧到眼前一看,只见浅浅一层金色液体,勉强盖住了碗底。叹了口气道:“我还是自己变吧。”说着,将碗拿回屋中,用造化大磨变出了七两重的太阳真水,装了小半碗。随后将玉瓶中的粉末缓缓倒入真水中,取出一根玉棒细细的搅拌起来。一直搅了一个多时辰,才将一切搅拌均匀。赵尘低头看去,半碗金红色液体在碗中翻滚着,不时有水汽升起,好似一团团火焰在跳动。赵尘看了看:“还差些,太燥了点。”说着便连碗一起封了起来。
待到月上中天,赵尘走到院中,取出一座小玉鼎,将碗中液体全部倒进鼎中,在玉鼎周围布置了个简单的阵法,用来牵引月华,落入鼎中,化作太阴真火不断灼烧着鼎中液体。一连烧了三个时辰,赵尘才撤去阵法,伸手拿起玉鼎。原本装了半鼎的液体,如今只剩浅浅的,不到半指节厚的一层了,可以说十去其九。
赵尘仔细看了看,极其内敛的金红色液体,如同最纯净的气血,同时又散发着浩大、阳刚的气息。赵尘满意的点了点头,取出一个葫芦,将之装了进去,在上面贴上标签,上书“人仙血”于此同时,赵尘又用这人仙血为主药,花三个月的时间,用丹炉炼了一炉的气血丹,一次成丹三十六颗,尝了一颗,满意的点了点头,剩下的全用葫芦装了起来。研究完气血丹,许晏带给赵尘的收获基本上便被消化尽了。
忽然,赵尘想到自己在源水城时,还收了许晏一葫芦的阴火。这团阴火,如果便这样丢掉,实在是有点浪费。如果放在铁葫芦中不管,更浪费了两件法器。虽然法器对自己来说不算什么,可这样浪费却是不对的。可如果拿来用的话,赵尘又嫌威力弱了。最后,赵尘决定用这阴火为原料,制作一件法宝。
虽说法宝多是上乘乃至顶尖的法器,历经千百年的不断祭炼和洗礼形成的,但要直接炼制法宝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几乎没有人这么做,因为这样一件法宝,需要消耗的材料大约能制作百十件顶尖的法器了,而且这样炼制出的法宝开始的威力比顶尖的法器厉害不了多少。能够收集到这么多材料的人,一件普通法宝对其来说,也不会是什么难事。虽然有晋级顶级法宝的潜力,但所须要的时间,能让玄仙绝望。而对金仙来说,法宝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赵尘先是用造化大磨将装在铁葫芦中的百十滴阴火变成满满一葫芦,又将当年七师兄给的一盒沉阴砂那出来,又翻出两件从残破洞天中取出的残破法宝,一件冥石地岩制成的砚台,一件天玄墨晶制成的镜子。
一切准备就绪,赵尘先将冥石地岩的砚台中间扩大,并在内部表面刻上可以扩大空间的符纹。再将那盒沉阴砂拿来,将每一颗沉阴砂都细细祭炼一遍,每一颗都称为最低等的法器,组合在一起便是一套上等法器,若是能再细细的温养和雕琢一遍,便能成为一套顶级法器。赵尘将这些沉阴砂铺在砚台底部。
随后赵尘又从葫芦中每倒出六百六十六滴阴火,便将之祭炼成一朵米粒大小的水莲花,每一朵都是可以勉强称为准法宝的顶尖法器,一共炼制了三十六朵。随后赵尘将满满一葫芦的阴火倒入砚台中,大约到砚台内部三分之二的位置,再将那三十六朵莲花扔在水面上。
再之后,赵尘将那面镜子上的天玄墨晶拆下来,打磨成砚台的盖子,在盖子里面刻上日月星辰的位置,将冥石地岩和天玄墨晶打磨下,使两者严丝合缝的贴在一起。
最后,随着各部件的拼装结束,赵尘将这些部件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用自身法力和先天灵气进行洗刷和温养,使其真的变成一个整体,成为法宝。
随着赵尘这件法宝的祭炼完成,一晃两年过去了。赵尘所乘坐的这艘日行三千里的船也将要载着赵尘到达目的地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