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几日的跋涉,沿途只走小路,不入官道,为的就是能找些野果充饥,渴了便饮些山涧。
虽说没吃过一顿饱的,沈泽的身体却越发强壮,实在不像十四五岁的样子,个头要比同龄人高出不少,一点没有因为食不果腹就停止了身体的发育。
路上向行人打听,才知到了黄州地界,此地多湖泊,虽也闷热,但气候湿润,总比家乡洛州的干热要觉得舒服许多,这日,行至黄冈县。
“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
沈泽从来没有去过洛阳,当然便没有见过像样的城墙,老家巩县的城墙高不过四丈,还是以夯土制成。
但如今眼前的城墙,高七丈,墙垣由青砖制成,每砖长一丈高半丈,交错垒成,层次分明,城顶垛墙每隔一丈留有垛孔,门楼为二层三重檐歇山式,是战时主将坐镇指挥之所。
早晨刚过,城门大开,两旁各立有3名守卫,身穿布甲,手持长矛,还有兵丁四人,对进出车马人群随机盘问。
沈泽一个脏兮兮的弱小少年,自然不会引起兵丁注意,很轻松就进了城门。
城门里,大道两旁商铺林立,小商小贩挑担喝卖,人群穿梭,络绎不绝,好一派热闹景象。
沈泽漫无目的走在街道上,只见不远之处,有一栋两层小楼,楼沿处挂一布旗,上面用黑漆写着一个大大的“药”字。
门顶正中挂一黑底金字招牌,“一心堂”三个大字招显着这间药铺规模必然不小。
左右牌匾挂着一幅对联“天下药治天下病懒病不能治,世上人除世上灾心灾怎可除。”
沈泽低头默想:“自从离开洛州以来,每夜都是以天为被,以地为席,风餐露宿,是时候找个落脚的地方了。”
虽然沈泽父亲只是药铺的账房先生,但对本草药物还是很熟悉的,所谓门里出身,自会三分,平时的耳濡目染,让沈泽对药材还是懂一些的。心里打定了主意,径自朝药铺走去。
走进店来,也许是刚过早上的缘故,店里的客人并是很多,但也不影响柜台后的几位先生谨慎的照方抓药,药柜陈列齐全,各色药材琳琅满目,还有一股浓浓的药味。
东南角八仙椅上坐着一位老先生,身前一张乌木诊桌,老者正靠着椅子闭目养神。沈泽心想“想必这就是掌柜的吧。”
走向老者近前,深深一揖道:“老先生,请问您这里还需要抓药的药僮吗?”
老者慵懒的睁开眼睛,将沈泽上下打量了一遍道:“暂时不需要。”接着又闭目养神起来。
沈泽着急道:“老先生,只要管餐管住即可,我不要工钱。”
老者旋又坐起身来道:“小娃娃懂得如何抓药吗?”
沈泽忙不迭的点头道:“懂,懂,我爹生前就是药铺的账房先生,”生怕老者不肯收留他。
老者起身站了起来,示意沈泽跟着他,推开铺后的木门向后院走去,边走边说道:“你也看到了,咱们这铺子,唤作一心堂,在黄冈城内设有两处,咱们这间铺子是最大的,掌柜的祖上是旧隋御医,我是这间铺子的坐堂郎中,也是主管。”
走入后院,沈泽环目四周,这里的规模颇为不小,设有库房十间,四间马棚,骡车c制药间c晾药坪等一应器具应有尽有。
老者领沈泽来到角落一间房门外,拿出钥匙打开门锁,轻轻一推道:“你就住在这里吧,平时呢,你就在这后院里捣药制药,给你钥匙,如有其他事情,我自然会告诉你,前铺的老刘会吩咐你每日的工作。”说罢,转身回铺里去了。
目送老者离开,沈泽向屋内看去,只见屋内除了一张仅供一人的小床,便什么都没有了,不管怎样,总算是有了栖身的地方,沈泽难掩内心的兴奋,手舞足蹈起来。
屋外脚步声响起,沈泽回头,一位五旬上下伙计打扮的大伯来到身后。
头发灰白,身影枯槁,双手干枯,微微驼背,不过皮肤倒是红嫩,显示出没有受过什么罪,也是,药铺里也没啥重活。
沈泽赶忙上前,恭恭敬敬道:“老伯您好,我是新”
“我知道了。”老伯打断他的话,继续道:“莫大夫跟我说了,以后叫我老刘就是,我说什么你就做什么,每日饭时我会叫你,跟我来,先去把库房那堆柴胡须剪了。”
言罢,带头领着沈泽去库房干活去了。
就这样过了两月,每日的工作倒也不太繁忙,毕竟沈泽轻车熟路,而且炤上伙食也还不错,显示出掌柜的在对待伙计上面还是宽厚大方的。
慢慢的,沈泽也和店里的伙计们混熟了,照方抓药的伙计有四个。
一个叫苗忠,六十多岁,一直就在店里,干了一辈子的抓药伙计,平时不多说话,活干的最好,心肠又好,每逢沈泽犯错,也从没说过怪责的话,除老刘外,沈泽跟他最是亲近。
刘益和范东墙都是以前外地逃难过来的,俩人年纪相当,都是五十将满,不同于沈泽,俩人都是拖家带口一路逃过来的,自从来了铺子干起了伙计,也就没离开过,日子过的也算安稳。
最后一个李三七,三十有五,正好比沈泽大了十岁,老爹就是抓药的,所以就给儿子起了个药材名,倒也好记,性格最是开朗,对城里的饭馆酒楼c花柳之处最是熟悉,不过因为前些年他老爹一口气喝了2斤大曲,一命呜呼,亲娘不得已改嫁外地,现在就剩下他孤苦伶仃一个人,不过他也算想得开,每日过的也算充实,工钱大半都花在春暖阁一个快到四十的老女人身上,不以为耻,反而乐此不疲,带着沈泽逛遍县城,也算是沈泽在这里的向导。
莫大夫也就是这的主管,大家都叫他莫老,名字从没人提起,沈泽也没问过,医术高超,远近闻名,许多达官显贵都专程前来找莫老看病,话也不多,对沈泽颇为严厉,精益求精,丢给沈泽许多本医书药经让他自学,沈泽视其为师。
至于掌柜的,还没有见过,只听李三七说起过掌柜来头不小,家业巨大。
这日,大家都在各自忙活自己手头的活,店门外,突然想起一了串清脆的马铃声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