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清浊流
大日未升,天地晨曦之时。
四野朦朦一片,风声不起,连晨雾也尚未升腾。
洪环坐在青云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喝着闲茶,他散发出的神光在这天地昏暗之时照出老远。
洪环目中有些失神,他在想念自己的两个徒儿,真灵剑迟迟没有动静,让他不禁有些担忧起来。
他在真灵剑中留下真灵,并告知尘浩,可对剑叩拜焚香,通过真灵联系自己,也可用真灵直接对敌,护他们周全。
这两种,都能感应到。
洪环脑中装着些胡乱的念头,甚至想要去接回两个小家伙,不过终究只是想想,毕竟跟在他身边危险无比,随时都有陨落之灾。
洪环关心则乱,最后只是自言自语的劝慰自己道:“他们道运通顺,又有自身大道庇护,想来应当顺风顺水,无难无灾。”
他哪里知道,如今他两个好徒儿,连路都找不到。
洪环喝完杯中茶水,正要添上新茶时,忽然觉得身下的灵气有些不同,不由的探头看了一眼。
只见身下的群山中,有两条光带,在昏暗的山野中散发着莹莹的光,洪环看得清楚,那是两条散发灵光的灵泉。
两条灵泉灵气盎然,却又截然不同,一条灵泉清澈碧透,散发出淡淡的玉色光华。
另一条灵泉混浊昏黄,散发着黯淡的深沉光泽。
两道灵泉一左一右,一东一西,又截然相反,仿佛是在遥遥对立。
奇怪的是,这两道灵泉绕着群山流淌,化作两道小溪,而后两条小溪竟然流淌到一起,汇成一条小河。
更为奇异的事,两股灵泉在小河中竟然清浊分开,各自流淌,甚至一个湍急,一个缓慢,互不融洽,却又同处一河。
洪环眉毛一挑,青云降下,落在小河边,望着清浊两分的河水,眼中神光闪烁。
这河发出‘汩汩’的流水声响,如同仙人叩玉磬,响声破脆,隐隐形成音律。
小河淌出很远,越远水域越是宽阔,仿佛眼前这个小小的河流会淌成汪洋大海,成为世间无量计河流之祖。
神韵非凡。
看了片刻,见这河果然神异,道韵非常,洪环不由的嘴角微微挑起,心中颇为赞叹。
这时,河流的上游突然有亮光传来,洪环遥遥一望,原来是一个竹筏顺流而下,竹筏前方悬着一盏灯,散发着昏暗的光。
竹筏处在清流和浊流之间,平缓的淌下,竹筏上有一位撑蒿的老者,面容枯槁,发间有些风霜色泽。
那老者眼光黯淡,眸子深邃,紧紧闭着嘴唇,仿佛和这昏沉不明的天穹应和,都是死气沉沉一般。
洪环望着这个飘摇而下的老者,眼中瞳孔骤缩。
那老者也用黯淡的眼光看着洪环,突然张口一笑,露出口中半口黄牙,笑道:“老丈,我载你一程?”
洪环眼中神光开阖,沉默一会儿,而后点了点头,迈步踏上竹筏。
竹筏在清流与浊流中间,洪环站在上面,竹筏竟然不曾沉降,不曾多吃一分水。
老者有一下没一下的撑动手中的竹蒿,竹筏前头的灯光照耀,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
那老者道:“老丈这是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洪环看着竹筏下流动的两股截然不同的水流,低声道:“从该来处来,往众生中走一遭。”
老者笑了起来,露出刺眼的黄牙,笑道:“老丈应当是走了许多地方,喜欢说些不清不楚的话。”
洪环沉默。
竹筏其实不用竹蒿撑动也能顺流而下,初始老者还有一下没一下的撑着,最后干脆停下手中的蒿子,也开始凝望河中的清浊流起来。
天边黯淡的太阴星照出的光芒映在水面上,被一清一浊分成两半,又被流动流水搅的粉碎,碎银波动起来,煞是好看。
那老者又道:“这河好咧,世间就像这个河水一样,分出清浊来。”
他又在水流之间左右拨动,清和浊微微混乱,形成一个怪异的漩涡,道:“清和浊要分开来,各流各的才好看。”
洪环眯起眼来,微微笑道:“清有清的想法,浊有浊的想法,自然要分开来。”
那老者笑道:“你这老丈倒是有意思,水哪里有自己的想法。”
洪环又沉默起来。
突然,水声响动,从那浊流中蹦上来条大鱼,落在竹筏上,哗啦啦一阵蹦哒。
老者面带喜色,上前将鱼捡起,用绳索穿过鱼鳃,挂在蒿竿上。
老者笑道:“这河也有意思,我在这河上长大,从来只见浊水中有鱼,清水中从未见过。”
又喃喃道:“这鱼大,够吃上许久了。”
洪环偏过头来看着他,面色转冷,淡淡道:“清有清的活法,浊有浊的活法,你莫要与我打哑迷了,遮遮掩掩,有话就问。”
那老者讪讪一笑,把鱼随手抛到竹筏上,抽起竹蒿来到船前,船头的灯照的他面色忽明忽暗。
他果然问道:“我这竹蒿有搅乱河水之力,该插在清水里还是浊水里?”
洪环语气冷漠:“中间。”
老者闻言,将手中竹蒿狠狠插下,定在清浊之间,竹筏撞在竹蒿之上,被挡住去路,摇晃不已。
老者长长吐出一口气:“我疑惑已解,老丈,不送了。”
洪环迈步走下竹筏,突然身躯顿了顿,回头道:“你来试我时,已经在劫中了。”
老者从话中听出沛然杀意,当即笑道:“我在劫难逃。”
洪环点了点头,调头就走,脚踏青云,化青光而去。
留下老者现在竹筏上,双眼怔愣,失魂丢魄。
突然,他沉沉一笑,将船头的灯提起,灯火跃动,照的他面色惨淡。
这时,大日迟迟升起,大日的光照射世间,天地开明。
晨光照耀到清浊流上,照耀到竹筏上。
那老者摇了摇头,手提神灯,抽起竹蒿,化作一道流光飞天而去。
竹蒿抽起的刹那,清浊流轰然响动,清浊两条水流竟然不再泾渭分明,而是清中有浊,浊中有清,虽然不曾水乳交融,却也是混乱在一起,彼此难分。
大水滚滚而下,大水之中,清浊难辨,混乱不堪。
青墟。
尘浩望着身后的青墟,有些出神。
青墟广大,即是是尘浩走出许远也能够回头望见它。
青墟的烟如同是一条贯穿天地的巨大深渊,深渊中呼噜声滚动,随着呼噜声青墟会吞吐灵气
尘浩曾远远望见青墟吞入灵气时形成浩荡的大风,大风将路过的飞禽带入青墟中,莫约过去一旬,青墟又在吐气时将那飞禽吐出。
此时的飞禽已经化成骨骼。
尘浩有些庆幸,幸好自己与女娲都是不老不死,长生久视的存在,否则也会变成枯骨被一口喷出。
尘浩突然想起一事,将身后的道祖真灵剑取下,靠在一块山石上,又取出清香,点燃之后认真叩拜。
口中诚恳道:“弟子尘浩,肯请师傅显灵。”
这一口木剑,如同道祖灵位。
女娲听了,立马也凑了过来,围着真灵剑看,驮龙也抬起眼皮看了一眼,又自顾自的低头酣睡。
等了片刻,真灵剑并无动静,尘浩不由有些失望,眼神失落。
女娲皱了皱琼鼻,试探性的轻声道:“师傅?”
剑中出来一个醇厚的嗓音。
“在的。”
――――――――――――――――――――――――――感觉这段时间有些低迷,书里的内容也平淡了些。
这其实是一段暗流涌动的时期。
唉,我真的埋了很多伏笔,我就怕你们看不出来。
这两天文笔也不好,如果实在不行我会考虑停更一下的,毕竟质量大于数量。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