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叔,你是喜欢越姑娘的吧。”锦衣公子轻声说。
齐家渡的医馆在浈水上游,离渡口相距甚远,锦衣公子扶着摇摇欲坠的仁叔一路打听到了医馆,医馆的门却是关着的,敲门也无人应,医士走诊去了?
仁叔哼哼唧唧,伤口淤紫,再迟恐变,事且从急,锦衣公子心道绝无窃盗之念,绕医馆的几间草庐走了半圈,见医馆后院处有道矮墙,一枝梅花倚在墙上。
“得罪了。”锦衣公子翻墙进入后院,走通前院草庐打开门锁扶仁叔进了医馆。
“去灶房拿油,这是石灰粉,不能用水洗。”仁叔一叹,莫非真的老了?连石灰粉这种下三滥的路数也能伤着浪沧剑。
锦衣公子点头,不一会儿寻来油,仁叔两手浸在油中,继是用手去揩拭双眼,如此几次微微能看清些光影,再是用水去洗油污,双眼方是清明,能看清左右。
“那道人是老鼠变化来的?”
“有两种可能,其一那是障眼法,我们在见到道人前做过同一件事,吃了,闻了致人产生幻觉的药物,道人以老鼠作替身,其本身在百米外遥控老鼠幻作的道人与我等三人相见。”
“是桑甚?”锦衣公子一顿,“致幻的手段在其次,道人的目的所欲为何?”
“公子勿怕,有老汉在定护公子周全。”仁叔咧嘴,“其二,道人是鼠精得道,化形托生,世上精怪的传说可能大多并非是空来风,世上是真的有精怪的,以前没碰着今个儿碰着了故老相传,这世上可曾有枚上达于天,下临入地的长生令,得长生令为当世人皇啊。”
“长生令不过是传说罢了,仁叔信它?”锦衣公子噗嗤一笑,想来仁叔是老糊涂了,世上哪有什么精怪,都只不过是人心作祟。
“哈哈,若真有长生令,公子希冀得到的只须通过得到长生令来实现,不来得轻巧?北漠南疆,六帐七国,普天诸人,共奉长生。有一种说法,只有长生令的出现才能终止自檀祖伊始的列国战乱,使夫不离妇,子不离父,兄不离妹,弟不离姊,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若是长生令真的存在,我能得到也是两说。”锦衣公子摇头,道:“何须假借外物?我所希冀得到终有一天能通过我自己的行动一步步来实现。”
“老汉倒是忘了公子不喜外力。公子只信自己。”
锦衣公子顿首,在母妃饮下鸠酒,兄长因人设计战死沙场后他只信自己,只有自己不会背叛自己,自己才是真的对自己好。
医馆的院子里铺晒着各类药材,多是草本,贫而繁样,锦衣公子取了几味识得的止血镇疫的药材在院中熬煮两副汤剂,仁叔手臂被老鼠咬走一块血肉,前一副汤剂可以止血,后一副汤剂镇疫。
炊烟袅袅,锦衣公子听得门扉处有响动,想来是六娘,少时觉得不对劲,因为六娘到哪去都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没道理平了医馆不发一声。
长生之求古来有之。
自远古以来,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然而万载岁月过去,伏羲氏不满人间种种,率众登灵山建木而去,以致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至近古为延其生,圣人教下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行十二重楼,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竟以成修行之法。
开山移海,逐日飞天,神仙之说伊始而来,流光飞逝,神州浩土五山二海并大荒八域之地修行之士多如牛毛,其间能人异士奇多,涌现各般法门林林总总不一而同,因此有了正邪之别,善恶之分。
世有阴阳,正邪势同水火,千年争斗胜负不分,却引下断魂渊尸骸万载,大地哀鸿遍野,万灵死伤无数。
其时大乱,蛰伏许久的洪荒遗种趁乱而出,引星惑,截川陵,以生人为食,昔日繁华如昙花一现,万人州府霎是百里不闻人烟。
非常之时有非常之术,为延人族百世长安,正邪于断魂崖上以九天玄铁并五行先天重德之精引天雷铸下三枚长生令,持长生令者为人皇,离星别惑,平川归陵,号令人族,莫不从是。
招魂幡,点焚香,奏灵乐,奉牺牲,此令于天上诸部神灵,九幽寒泉幽鬼面前所铸,奉命而行,如意长生,若违长生令,上不达天,下不入地,纵是轮回,亦不过凄身孤苦之命。
人族诸部奉人皇为尊,先后的三位人皇亦不负万民所托,于长生令成后的一甲子内平定兽乱,扬人族百世正昌。
然是兽乱方平,正邪之别再起。
最后一位人皇不忍生灵涂炭,以身为祭,灵起长生,上行天意,划八域中最是土壤肥沃,四时相宜,适合人族居住的中山一域为禁灵之地,无论正邪均施不了术法,御不了宝器。
凡不欲长生者皆居中山域,共有一十九支部族迁离故地,跨山渡河至中山域。
封禁中山域,断绝域中人长生之路的同时亦是为了留存人族的一丝血脉,世上未有长生之物,又何来长生之人?
人皇知晓封禁之术终有力竭之时,衍星过宫,推算得知术竭之时人族有大难逢临,逐将三枚长生令分别封存于中山域的几处秘地,以期有缘人得之,在人族危难之时继任人皇尊位,以承甚志,护佑人族长安。
却说中山域有一十九部,蛮夷羌胡各不相同,虽无灵力术法,但彼此倾折已失了六部,时至今日有七国战据了广沃土地,以农耕见长,至漠北六帐则以游牧见长。
七国分别为周,梁,徐,齐,卫,宋,鲁,其中又以周国势大,其国疆千里,战车万乘。
周柯威王二十六年,周国上大夫左伯桃于朝上曰,“梁举则徐亡,徐亡则荆齐不能独立,荆齐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徐齐c蠹卫c拔荆,东以弱宋鲁”的一席妙言,周王纳之,命李姓将军领七万军伍攻徐。
李姓将军领命,次日点兵择将,于第七日辰时率部出城,沿途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玄旗飘摇,好个威风,数万儿郎跃跃欲试建立功业,殊不知大路向东,这却并不是一条东行之路。
李姓将军的名讳传到今日已是没了,李姓将军出了城便没再回来,随行兵士当是也没有回来,随行的贩夫走卒还活着,但他们都不知道李姓将军及兵士到何处去了。
有道人堪龙点水,道是李姓将军出城后天下大雨,有白蛇横于大军前,李姓将军命兵士攒箭齐射,将令未发,天下雷霆,立时把白蛇劈作两段,从白蛇肚中发出万丈宝光,长生令出,也不知原本多少年前在白蛇,也还是天雷携下的长生令。
有过路书生问,李姓将军得到长生令前消失了还是得到长生令后消失了,道人避而不答,伸指问天,又道天堑渐绝,无路逢生。
周民皆惧,长生令乃灾祸之兆,道人此翻言论太是骇人,李姓将军及七万军士便是前车之鉴。待周王听闻有道人这等超脱之人,欲请入宫门相伴,寻问生门,遣使者相邀,使者至道人所居竹林小宛却不见道人。
林中棋未尽,茶尚温,有一纸笺,上书一十六字,使者将纸笺上呈周王,周王怒是将纸笺撕碎,自此抑道扬佛,道宫尽做佛堂。
道士多数流落市井,苟利而装神弄鬼者算命定风水倒也不至饿死,高雅清幽之士不愿同流合污,于深山中朝饮白露,采薇而食,饥一顿饱一顿将日子对付过去,一场雪,山中道士十去八九。
我们的故事将从周柯威王三十九年说起
(本章完)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